logo

咨询热线

1502008692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自考网>自考试题 > 正文
自考攻略

山东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章节练习题:第四章

时间:2023-01-09 14:33:04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山东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章节练习题:第四章

  一、填空题

  1、认知失调理论首先是由(费斯汀格)提出来的。

  2、认知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类:认知无关、(认知协调)和(认知失调)。

  3、“纽约到巴黎有4800多公里”与“北京今天下雨”之间的认知关系属于(认知无关)。

  4、认知失调程度与不一致认知数和(不一致认知的重要性)成正比,与(协调性认知数)和协调性认知的重要性成反比。

  5、减少失调的方法包括:改变认知、(增加认知)和(改变重要性)。

  6、抽烟的人虽然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是为了摆脱这种认知失调的不舒服状态,往往会追求那些讲述抽烟害处不大或完全没有害处的信息,这是采用(增加认知)的方法来减少失调。

  7、诱导服从实验是由(费斯汀格)和(卡尔史密斯)做的。

  8、能够产生诱导服从的前提因素包括:(自愿选择)、承诺、(责任感)和预期的消极后果。

  9、诱导服从实验的结论认为,为完成行为而提供的诱因与将要发生的态度改变的程度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反)的关系。

  10一般来说,如果我们对公众作出违反自己态度的表白,与我们自己私下思考这些违反自己态度的表白相比,我们会体会到

  11、在认知失调理论的一些研究中,(不足障碍)研究对于儿童教育的应用,尤其对于我们理解儿童内化态度等有着重要意义。

  12、一般来说,一个决策过程往往会在作出决定后产生(失调)。

  13、认知失调理论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应用于(心理治疗 )、儿童教育、消费行为和(决策)等方面。

  14、一个人在数个备择方案中选中一个方案,作出了决定。当实行了这个方案后,虽然发现它是一个拙劣的方案,但他往往会坚持自己作出的决定。这种现象称为(承诺升级)。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10月21-26日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联系
微信
学习群
微信
学习群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