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自考《义务教育班级管理》第五章
第五章 班级文化建设
(一) 班级文化建设概述
1. 班级文化的内涵
(1)什么是文化
根据马克思的文化哲学理论,我们认为,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本质是一种价值取向、道德准则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积淀。 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界,就产生了物质文化;人类活动作用于社会,便产生了制度文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本身,便产生了精神文化。
(2)什么是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
(3)什么是 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全班学生为主体,以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为主导,班级内部所有成员或大多数成员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形成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班级文化由以下两大基本要素构成:①由以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构成的教师文化。在班级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学生文化的构建具有示范、导向和指引作用。②由以本班全体学生构成的学生文化。
2. 班级文化的特征
(1)易变性和可塑性 (2)童趣性和独特性 (3)向上性和教育性 (4)潜隐性和长久性 (5) 实践性和创造性
3. 班级文化的作用
(1)教育和熏陶作用 (2)导向和激励作用 (3)制约和规范作用 (4) 同化和凝聚作用
(二) 班级物质文化的打造
1. 班级物质文化的涵义
班级物质文化主要是指班级环境的建设,它是由班级成员所创造或使用的,能体现班级成员共同价值、信念并为班级成员感官所直接触及的客观存在物,是表现在视觉层面的班级文化要素。
班级物质文化通过班级标语、黑板报、学习园地、图书角、宣传栏等视觉识别系统来传达班级精神,是班级文化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硬件”,也是班级文化的表层。它和班级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共同构成班集体文化。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一个班级精神面貌的具体反映,也是衡量一个班的班级文化的最基本的尺度。
2. 班级物质文化的作用
班级物质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熏陶和教育两个方面。
3. 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要求
(1)凸显主题性 (2)强化审美性 (3)营造和谐性 (4)突出前瞻性 (5) 倡导节约性
4. 教室环境的整体布置
(1)教室前后门面的装饰 (2) 教室前墙的布置 (3) 教室左右墙的布置 (4) 教室后墙的布置 (5) 营造生态角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3年4月山东自考《播音与主持创作基础》练习试题:填空/选择
03-1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广告策划》随堂练习试题及答案
03-142023年4月山东自考《广告策划》重点试题及答案
03-142023年4月山东自考《广告策划》练习试题及答案
03-14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一答案解析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一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二答案解析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二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三答案解析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三
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