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第1题 律学
【正 确答案】 原是经学的一个分支,汉儒根据儒家经书中的经义来研究、解释法律,形成律学,是正统儒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三国时期,律学继续发展,曹魏律学开始有了发展成 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倾向。晋代是律学鼎盛时代。张斐《律表》和杜预《律本》作为注释晋律的专门著作的出现,表明律学已成为依据经义原则研究具体法律问题的独 立学科,大大推进了对于法典体例、刑法原则、刑名诠释等古代法律理论研究的发展。
第2题 法家
【正 确答案】 战国时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主张“变法”和“以法治国”的学派。从汉代开始,学术界便把战国时期主张“变法”、“建立法制”、“以法治国”、“一断于 法”的人士统称为法家。一般把战国初期和中期的法家称为前期法家,主要代表有李悝、慎到、申不害、商鞅等,他们强调“变法”;把战国后期的法家称为后期法 家,主要代表有齐国法家、韩非和李斯,他们注重“定法”。法家思想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3题 离讼
【正确答案】 子产审理案件的方法之一。分别审理争执后的双方,不使之互相串供的诉讼原则,然后颠倒其辞以告知对方,由此获得真情。
第4题 学校议政
【正 确答案】 黄宗羲为了保证民主与平等而提出的一种设想,他认为,学校不仅仅是“养土”(培养官吏)的场所,同时也应成为“治天下之具”即反映民意,决定政策,监督行 政的机关。黄宗羲所描绘的“学校”,实际上已具有资产阶级议会的某些职能,因而可以说是近代议会政治的雏形。
第5题 “明德慎罚”
【正确答案】 周公等西周统治者在吸取殷商因“重刑辟”灭亡的教训后提出的法律思想。所以“明德”,是指要加强自我克制,实行德治的意思;而“慎罚”是指要谨慎用刑,反对滥杀无辜。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3年4月山东自考《播音与主持创作基础》练习试题:填空/选择
03-1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广告策划》随堂练习试题及答案
03-142023年4月山东自考《广告策划》重点试题及答案
03-142023年4月山东自考《广告策划》练习试题及答案
03-14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一答案解析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一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二答案解析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二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三答案解析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三
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