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02008692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自考网>复习资料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2年4月山东自考00037美学名词解释高频考点汇总五

时间:2022-01-26 09:34:00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以下资料由山东自考网整理发布,更多山东自考报名、考试安排、成绩查询、备考资料、历年真题等相关资讯及材料请关注山东自考网获取。

  亚里士多德的美育观: 他认为悲剧有一种净化作用,这种借怜悯与恐惧使情感得到净化的作用也是一种情感的陶冶。他强调艺术净化心灵的教育功能,并将艺术的审美功能与净化心灵的教育功能有机地统一 起来,这对贺拉斯的“寓教于乐”有一定的影响。

  柏拉图的美育观: 柏拉图是从培养理想国合格公民的角度看待美育的。认为艺术起源于模仿,也会导致欣赏者的模仿,淫秽内容会把人们教坏,艺术作品应模仿一切好的人物和行为。他特别强调音乐的感化 作用。

  马克思的美育观: 马克思是从异化现实的批判出发,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终极目的确立美育的基本任务。他认为“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他还指出,审美教育也是需要基本条件 的,在不能解决基本温饱的条件下奢谈审美教育是不现实的。同时,没有能力获得基本艺术修养的人,对 于艺术的教育作用也是难以接受的。

  席勒的美育观: 1975 年席勒发表《美育书简》,在书中,他第一次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并对美育的性质、特征和社会作用作了系统的阐述,这是第一部系统的美育著作。他认为,审美教育是实现人 自由的唯一途径,明确揭示审美教育的价值是完满人性。

  利奥塔德: 是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并将自己的整个美学建立在对崇高的论述上,对崇高进行了崭新的阐发。

  悲剧: 是在人的生存的实践中,由于人生与现实的矛盾而引起的冲突,从而体现出人的存在的力量、斗争、勇气等情感的艺术表现。

  审美意识: 是指人对自身审美需要的和外在对象的审美意义,以及二者之间所构成的审美价值关系的心理反映形式。它主要包括人的审美愿望、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审美理想等内容。

  审美形态: 指在审美活动中展现出来,以复杂的人生样态、自由的人生境界为核心的审美情趣、审美风格等感性显现的对象化的形态,以及人们对不同形态的逻辑分类。要准确理解审美形态的内涵,就必须对人生样态、人生境界、审美情趣、审美风格等概念的内涵有所理解。

  审美理想: 是主体心目中关于完善的美的观念,是主体通过想象在头脑中构造出来的理想形态的美。

  审美趣味: 是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能力或鉴赏力是审美趣味的内在方面,而兴趣和品位则是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

  《悲剧的诞生》: 是尼采的美学作品,在书中他提出了悲剧起源于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并对其各自特征展开论述。

  罪孽说: 是克尔凯戈尔提出的观点,他认为真正的悲剧的悲痛都需要一个“罪孽”的要素,悲剧的情节和主旨也围绕着这个要素展开和推进。

  审美活动的二重性: 主要指审美形态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优美: 是理想人生境界与人生存在实践完满统一的现实呈现和展示,是和谐化一的人生存在至境。审美活动无功利: 是说审美活动并不以某一有限目的为目的,相反它还必须以摆脱直接功利目的为前

  提,审美活动指向一种整体的、根本的功利性,这就是它把人向着完整的自由存在状态提升。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10月21-26日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联系
微信
学习群
微信
学习群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