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共关系的含义
“公共关系”一词是舶来品,其英文为Public Relations,缩写符号为PR
简称是公关。 所谓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
使自身适应公众的需要,并使公众也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思想、政策和管理职能。
2.“公共关系”一词多义
人们普遍认为它既可以是一种状态,又可以是一种活动
还可以是一种学说
更可以是一种观念和职业。(1)公共关系状态。 (2)公共关系活动。(3)公共关系观念。( 4)公共关系学。 (5)公共关系职业。
3.公共关系的特征 (1)情感性.(2)双向性。(3)广泛性。(4)整体性.(5)长期性。4.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
公共关系的结构是由组织、公众、传播三要素构成的。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社会组织,客体是社会公众,联结主体与客体的中介环节是信息传播.这三个要素构成了公共关系的基本范畴
公共关系的理论研究、实际操作都是围绕这三者的关系层层展开的.
(1) 公共关系主体——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简称组织,是指由一定的社会成员
按照一定的规范、围绕一定的目标聚合而成的社会团体.社会组织一般具有以下的特点:群体性、导向性、系统性、协作性、变动性、稳定性。
(2)公共关系客体—-公众. 公众必须是对某一组织具有现实或潜在的利益关系
并且对组织的目标与政策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个人和团体。简言之,公众与组织之间必须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公众有四个特点,即群体性、同质性、变化性、相关性。
①根据公众与组织的所属关系分类
可以将公众分为内部公众与外部公众。
②根据公众与组织发生关系的时序特征分类,可以把公众分为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和行动公众。 ③根据公众对组织的重要性程度分类,可以把公众划分为首要公众、次要公众和边缘公众。
④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分类,可将其分为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独立公众。顺意公众又称为支持公众,是指对组织持赞赏、支持、合作和信任态度的公众。独立公众又称为中立公众或不确定公众,是指那些持中立态度或态度不明朗,或未表态的公众。 (3)公共关系中介——传播.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3年4月山东自考宪法学考点:历史原因
03-1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宪法学考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和任期
03-1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宪法学考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概念
03-1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宪法学考点:组成和任期
03-1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宪法学考点:其他设立宪法法院的国家
03-1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刑法学名词解释:普遍管辖原则
03-1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刑法学名词解释:特殊身份
03-1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刑法学名词解释:假释
03-1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刑法学名词解释:虚假广告罪
03-1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刑法学名词解释: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
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