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九八四年,帕·聚斯金德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香水》,出版后即轰动了德语文坛,举世瞩目。《香水》塑造了一个在物质生活上没有任何欲望,而在气味王国里妄图称霸天下的人物--格雷诺耶。他把丑与美、善与恶、罪与罚、臭与香、爱与恨都融集在这部书里,主人公格雷诺耶的行为动机引起了人们的争议,而解决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作品。弗洛伊德提出的生与死的本能在主人公身上得到了很好印证,因此本文试图用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来解读这部作品。主人公生的本能体现在:第一、他生下来的哭喊,决定自己放弃爱,却要生存;第二、在育婴所的苦难生活中顽强生存;第三、在皮革作坊里,他战胜了病魔,赢得了生存。但生的本能背后又同时孕育着死的本能,他要嘲弄、报复、毁灭这个社会,也要毁灭自己:第一、为了制作香水,残忍地杀害26个少女;第二、为了嘲弄、报复社会,他用香水让成千上万的人跪拜在他的膝下,并且不是为了爱而群交;第三、为了让自己本能的回归,他用香水杀死了自己。原罪来自于人的本能,罪恶与惩罚、因果报应在小说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而对于这些我们又在本能理论里得到合理的解释,运用本能理论解读《香水》,更有助于我们理解作品,理解人物,但本能理论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容易使我们忽视社会环境对人格发展的影响,这是我们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本能;原罪;惩罚;生命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