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德国和中国是分处欧亚两端的有影响的国家。在过去十年中,中德两国关系在科尔,施罗德时期经历了美好的蜜月时期,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交往硕果累累。但是最近两国关系却因西藏和人权等问题在很多方面都受到了影响。加以默克尔推行“价值观外交”,疏远中国,两国关系持续僵化。这种突然的转变令人难以接受。本文将以跨文化的视角对中德两国10年里的交往案例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文化交流方式、文化理解与文化宽容以及民族中心主义。通过客观分析,总结出全球化对于现代人尤其是对于政府首脑提出的跨文化素质要求,看看在哪些方面需要“补课”,并且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希望德国现政府可以放下偏见,在平等的基础上与中国进行和谐会谈。如果双方能够高瞻远瞩,从长远的观点和战略的高度来发展两国关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不因分歧而偏离中德两国战略共同点的大局,在平等基础上优势互补,正常发展双边关系,对世界和平和两国发展都将是有益的。
关键词: 中德关系 跨文化素质 文化差异 价值观外交 民族中心主义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