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02008692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自考网>山东地区 > 枣庄 > 正文
自考攻略

枣庄自考考试大纲00540外国文学史

时间:2022-02-19 11:28:08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外国文学史》精简白皮第一编    西方文学

第一章 古代文学


古希腊文学的特征(简答):(1)鲜明的人本色彩,命运观念。(2)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古希腊文学的众多篇章程度不同地从多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为后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怪诞的夸张和优美的抒情,表现出浓厚的浪漫色彩。(3)种类繁多,且具有开创性。

荷马史诗(名解):(1)由《伊利昂纪》《奥德修纪》构成;(2)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3)一般认为是吟诵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4)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根据希腊神话,“不和的金苹果”是战争的起因。

阿喀琉斯(名解):(1)神与人之子,是男性美的典范。(2)集勇敢、义气、暴躁、凶狠、善良、诚挚于一身。(3) 作战勇猛过人,表现出死而无怨的英雄主义精神。把个人荣誉和尊严看作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4)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 表现了他热爱生活,肯定和追求人的现世价值的积极乐观的人本思想。(5)珍视友谊,从个人的愤怒中醒悟过来,再度上阵为朋友报仇雪恨。残忍又富有同情心。

《荷马史诗》艺术价值(论述):(1)结构紧凑、安排巧妙。对于两个 10 年中所发生的事,分别只表现了其中 51

天和 40 天中的内容。(2)史诗塑造了众多英雄形象,如希腊主将阿喀琉斯是男性美的典范,集年轻、美貌、勇敢、钟情、义气、凶狠、善良于一身,性格是立体多元的。(3)荷马史诗中的诗句流畅自然、优美动听、比喻生动形象。常借用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了喻人,被后人赞誉为“荷马式的比喻”。(4)荷马史诗是欧洲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被誉为“希腊人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

第二章   中古文学


早期英雄史诗(单/多选):a.日耳曼人:《希尔德布兰特之歌》。b.芬兰:《卡勒瓦拉》(又译《英雄国》)。c. 冰岛:《埃达》《萨迦》。d.盎格鲁·萨克逊人的史诗《贝奥武甫》,是流传至今最完整的一部早期英雄史诗。后期英雄史(单/多选):a.法国:《罗兰之歌》爱国主义的主题后期英雄史诗最有代表性的作品。b.西班牙:《熙德之歌》。c. 德国:《尼伯龙根之歌》。d.俄罗斯:《伊戈尔远征记》。

《神曲》的思想内容(简答):(1)宗教性。其结构框架的原则是基督教传统象征式的。(2)人学内涵。但丁笔下的上帝,是一个为了人的存在,一个造福于人的存在。维吉尔(带领但丁游历地狱和炼狱和贝雅特丽齐(带领但丁游历天堂两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作者对知识与爱的推崇,对人的本质的探索,对个体人格的肯定,对主体性的高扬。艺术成就(简答):(1)构思严谨,结构完整。(2)象征手法。(3)虚构与写实结合。(4)人物形象丰富多彩。(5)俗语写作。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文艺复兴(名词解释):(1)14-16 世纪发生在欧洲的一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2)以人文主义为思想中心, 借助于古希腊文化和自然科学,以世俗的形式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势力。

《堂吉诃德》(名解: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长篇小说。描写了堂吉诃德三次行侠冒险的经历,反映16-17 世纪西班牙的社会现实。人物形象(论述:一个患“游侠狂想症”的人文主义者形象,具有喜剧与悲剧的双重因素。①堂吉诃德身上具有许多喜剧人物的因素。他荒唐自信,盲目模仿骑士小说中的骑士行为。②又是一个充满悲剧精神的人物。荒唐行为中体现了不怕牺牲的勇敢无畏的斗争精神,在他的滑稽可笑中隐含着崇高和伟大。③堂吉诃德还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直接传播者。艺术成就(简答):(1)在创作手法上,巧妙运用讽刺艺术(讽刺的是骑士小说),采取对比、夸张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人物个性。(2)利用骑士小说的模式,进行了巧妙的替换,将骑士小说的训诫改造成人文主义思想的宣传。(3)在欧洲近代小说中,首次塑造了人物典型。标志着西班牙古典艺术的高峰,塞万提斯也成为欧洲近代现实主义杰出小说家。

分析哈姆莱特的形象(简答):(1)一个处于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人文主义者形象。(2)他曾经是一个充满人文主义理想的青年王子。可是,严酷、丑恶的现实打破了他昔日的梦幻,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和信念破灭了。成为了“延宕的王子”。

(3)作为一个理想破灭的人文主义者,哈姆拉特在复仇行为上的犹豫,显示了他所代表的人文主义思想与封建势力之间力量的悬殊。(4)深沉的思想家。哈姆雷特对人性的思考,成为近代以来欧洲文学关于人的问题思索的一个开端。

《哈姆莱特》的艺术成就(简答/论述):(1)结构方面,突出地体现了莎士比亚戏剧情节生动性和丰富性的特点。

(2)人物塑造方面,着重通过内心矛盾冲突的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在性格。(3)把对比手法用于人物塑造,使人物形象达到丰富性和个性化。(4)语言上展现出大师的风范。

第四章 17 世纪文学


1.(名解)法国古典主义文学:(1)古典主义17 世纪法国形成的文学思潮。政治上拥护王权,哲学上推崇理性。戏剧创作模仿古人,重视创作规则。(2)基本特征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主张国家统一,维护国家和民族利 益。思想上崇尚理性,对理性的绝对遵从。艺术上提倡模仿古人,重视创作规则。(主张“三一律”)(3)三一律: 17 世纪古典主义艺术创作法规。规定戏剧的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一致:剧本的情节只能有一条线索、只能发生在同

一地点、剧情在 24 小时之内完成,不超过一夜。

答丢夫的形象简答:伪善的没落贵族,职业宗教骗子。1表里不一:表面上虔诚教士“把世界看成粪土一般”,实际上是贪图享乐的酒肉之徒。(2)进一步揭露答丢夫伪装虔诚的罪恶用心在于贪财好色。(3)再进一步揭露了答丢夫伪善的危害使人家破人亡。(4)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民主倾向。答丢夫成了“伪善者”的同义语,是个不朽的艺术典型。

《伪君子》的主题(简答):(1)《伪君子》通过塑造伪装成虔诚教士的天主教徒的恶人答丢夫的形象,暴露了法国天主教会和贵族社会成员的伪善面目,充分揭示了宗教的欺骗性和危害性。(2)《伪君子》还揭示了骗子共同的欺骗手段,即掌握人们内心最希望得到的东西,满足人最强烈的欲望,从而达到目的。艺术成就(简答):(1)《伪君子》首先基本符合古典主义的要求,比如戏剧采用韵文诗体,分为五幕,完全遵从三一律的创作法规,人物性格扁平、概念化。(2) 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古典主义喜剧的严格界限,已经带有明显的悲剧意味。(3)吸收了各种民间戏剧、笑剧、闹剧、风俗喜剧、传奇喜剧等手法,增强了喜剧的艺术效果,使喜剧突破了古典喜剧的模式,走向近代喜剧。

第五章   18 世纪文学


1.狂飙突进运动(名解):(1)18 世纪 70—80 年代出现在德国的文学思潮。德国启蒙运动达到高峰的标志。(2)张个性解放,崇尚感情,提出“返回自然”,提倡民族意识。(3)代表人物是歌德和席勒。

2..浮士德和靡菲斯托的辩证关系(简答):(1)浮士德寻求真、善、美,体现了肯定的精神。靡菲斯托诱惑,体现了否定的精神,是恶的代表。(2)对于浮士德来说,靡菲斯托的恶在客观上却起着引导浮士德最终找到人生真谛的作用, 促成了浮士德的向善。

浮士德的形象(名解/简答:浮士德是歌德代表作《浮士德》的主人公。浮士德精神主要包括: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勇于探索。(1)浮士德是一种积极进取精神的代表,是一个自强不息、执著探索者的形象。他永不满足、永不示弱、探求不止、始终向上向善。(2)主人公在人生道路上经历了五个阶段,表现出“灵”与“肉”的矛盾,体现了普通人所具有的两重性特征。(3)是处在上升时期欧洲资产阶级优秀知识分子形象的概括。

《浮士德》的艺术特色(简答):(1)诗剧以幻想为主,将写实和幻想结合(天上地下、现实古代、人类魔鬼)。使

《浮士德》成为即是资产阶级理想的激越颂歌,同时又是当是德国现实生活的深刻概括。(2)在人物塑造上:辩证的方法。浮士德灵与肉的对立统一,靡菲斯托作恶造善的对立统一,推动了整个剧情的发展,展示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用矛盾对比的手法刻画人物群像。(3)形式多样化。叙事、抒情、议论糅为一体,诗剧大量运用了象征、比喻的手法。

第六章 19 世纪文学(一)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简答):(1)强烈的主观情感,注重抒发自我。这是浪漫主义文学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2)推崇想象力。(3)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4)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提出“回到中世纪”的口号。(5)夸张的手法,强烈的对比、离奇的情节。这是浪漫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最鲜明的特点。

东方叙事诗(名解):1813—1816 年拜伦完成了一组以东方故事为题材的故事,称《东方叙事诗》。叙事诗中的主人公被称作“拜伦式英雄”,这些叙事诗又叫“叛逆者叙事诗”。


简析《唐璜》人物形象(简答/论述:诗作的同名主人唐璜本是中世纪西班牙民间传说中放荡好色的登徒子,在此之前的不少欧洲文学作品,他都曾作为被讽刺对象在作品中出现。(1)拜伦着力强调和侧重的却是他性格中美好善良的一面,极力挖掘他性格中的积极因素,把他写成 18 世纪末的一个天真、善良、勇敢、热情、热爱自由、厌恶虚伪的贵族青年。

他顺从人的自然本性而生活,不愿同上流社会同流合污,无视贵族资产阶级社会的传统习俗和虚伪道德,勇于反抗压迫和奴役,极力追求个人的自由和个性解放。(3)他性格中消极的一面则是玩世不恭、任性放纵、意志薄弱,随波逐流, 缺乏明确的生活目标,带有这一形象原始性格的痕迹。这是一个在生活的磨练中不断发展成熟的贵族知识分子形象,在他身上带有作者自身的影子。艺术成就(简答/论述):(1)突出的特点是辛辣的讽刺。(2)其次,作品富于浪漫传奇色彩。

再次,诗作具有浓烈的抒情性。(4)《唐璜》采用了兼叙兼议的表现手法,即在第三人称的叙述中插入第一人称的谈话。(5)最后《唐璜》还在格律、诗歌语言等方面进行创新,它是英国诗歌史上运用口语体取得最高成就的诗篇。

以《悲惨世界》为例,分析雨果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简答):《悲惨世界》是雨果的代表作,贯穿整部小说的中心人物——冉阿让。(1)小说首先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劳动者的苦难命运表示同情。(2)小说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进行了猛烈批判。(3)小说对共和主义英雄、巴黎人民起义进行热情赞赏。(4)宣扬了作者企图以仁爱感化、开办慈善事业解决社会矛盾的人道主义思想。(5)人道主义的局限性:借人道主义感化统治阶级的矛盾,这是不可能的、是腐蚀剂。5.《巴黎圣母院》(名解/简答):是雨果第一部重要小说,也是他浪漫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人物形象:(1)

斯梅哈尔达是封建制度下无辜遭受侮辱迫害的下层妇女形象和人性美的化身。(2)加西莫多外貌极丑但心灵美好,性格善良,坚强勇敢,富有牺牲精神。(3)副主教克罗德是宗教恶势力的代表。他道貌岸然,内心阴险毒辣。

《巴黎圣母院》艺术特色(简答/论述):《巴黎圣母院》集中体现了雨果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创作特点。(1)运用“美丑对照原则”进行创作。对照艺术在《巴黎圣母院》中主要体现在情节、场景对照与人物形象对照两个方面。(2) 恢宏的史诗性质。(3)曲折离奇、跌宕引人的情节。(4)精彩的心理描写。小说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表现人物心理变化的曲折过程,揭示行为的内在原因。(5)此外,《巴黎圣母院》善于将无生命的事物描绘得庄重神奇、动人心魄,仿佛使富有灵性的活物。

《叶甫盖尼·奥涅金》奥涅金的形象(简答)(1)俄国作家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的主人公。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是开始觉醒的贵族青年的典型。(2)他厌恶上流社会,又远离人民,缺少实际工作的能力。(3)找不到自己生活中的位置,性格极其复杂和矛盾。(4)反映了俄国贵族社会的腐朽和堕落,揭示了“多余人”形象的致命弱点。

多余人(名解):19 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具有较高文化修养,接受启蒙思想影响。厌倦上流社会生活,但又无所作为。“多余人”系列形象:①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奥涅金。②莱蒙托夫《当代英雄》:毕巧林。③赫尔岑《谁之罪》:别尔托夫。④屠格涅夫《罗亭》:罗亭。⑤屠格涅夫《贵族之家》:拉夫列茨基。⑥冈察洛夫

《奥勃洛摩夫》:奥勃洛摩夫。


第七章   19 世纪文学(二)


1.(简答)现实主义文学基本特征:思想特征:(1)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2)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基本的价值取向。艺术特征:(1)强调客观反映生活、注重细节真实。(2)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2.(简答/论述《红与黑》思想内容:(1)斯丹达尔的长篇小说《红与黑》以于连的遭遇为线索,形象地展示了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和错杂的阶级矛盾。(2)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贵族、教会的黑暗和邪恶。(3)辛辣地嘲讽了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质,表现了强烈的政治倾向。于连的形象:《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于连是法国复辟王朝时期个人奋斗者的典型。(1)于连的阶级地位和所受的教育,决定了他的英雄主义热情和虚荣心。(2)于连的性格是矛盾的。

(3)平民阶级意识并未完全泯灭。(4)人物形象的局限性。

《人间喜剧》:(多选)巴尔扎克将《人间喜剧》分为 3 大类: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思想内容(简答/ 论述):(1)《人间喜剧》反映了资产阶级取代贵族阶级的罪恶发家史。(2)《人间喜剧》反映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亡史。

(3)《人间喜剧》描写了一幕幕围绕着争夺金钱而展开的惨剧,创作了一部金钱统治一切的社会风俗史。(4)《人间喜剧》也描写到底层人物。(5)巴尔扎克对贵族阶级的同情,对天主教的作用的大力鼓吹,维护现存社会的立场,在他的作品时有流露,或多或少地削弱了作品的揭露意义。


人物再现法(名解:是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独创的一种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即同一人物在不同的作品中反复出现,以表现他们的性格发展和不同生活阶段,并使多部作品联结成一个艺术整体。

5.(简答/论述《高老头》拉斯蒂涅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1)拉斯蒂涅是巴尔扎克小说《高老头》中复辟时期青年野心家的典型。(2)他在鲍赛昂子爵夫人那里接受了社会教育的第一课。鲍赛昂子爵夫人退出上流社会,使他看到上流社会根本不讲什么感情,只讲金钱和个人利益。(3)伏脱冷给他上了第二课:伏脱冷的邪恶说教使拉斯蒂涅往社会这个名利场的泥坑深陷了一步。(4)高老头之死完成了他的社会教育。他看到两对女儿女婿的无情无义和这个社会寡廉鲜耻的真实面貌。意义:小说通过拉斯蒂涅的演变,反映了贵族阶级的衰亡和资产阶级的兴起,揭露了金钱的罪恶。

6.(简答/论述)《双城记》的艺术特色:1.小说采用典型的多元整一结构,严谨有序。2.体现了狄更斯侧重描写“感 受世界”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3.成功地运用了悬念与象征的艺术手法。4.小说不仅采用了一些象征性的标题,如“复活”、“金线”等,还有不少细节描写采用了象征手法,以暗示某种意象或预兆,渲染气氛,例如得伐石太太“编织罪恶”的描写。

7.“含泪的笑”名解:果戈理善于发觉生活的可笑而又可悲的因素,进行夸张,加以讽刺,无情揭露。一切看似怪诞,令人捧腹大笑,但在“笑”的背后,蕴藏着深切的悲痛,这就是“含泪的笑”。使生活中的猥琐、空虚、无聊无处偱形, 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

8.(简答/多选《罪与罚》艺术特色: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是一部艺术成就很高的现实主义作品:(1)情节结构完整、充满戏剧性。(2)深刻的心理描写,作品被誉为“一份犯罪的心理报告”。(3)“复调小说”的结构特征。(复调小说:一种小说结构样式。由众多的似乎平等的声音的对话构成。巴赫金提出。)

第八章   19 世纪文学(三)


1.(名解/选择)前期象征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中产生最早,影响最大,波及面最广的文学流派。先驱:爱伦·坡

(美国波德莱尔(法国)(代表作是《恶之花》,代表波德莱尔象征主义成就的诗集现代文学先驱。象征主义三大诗人:①兰波:象征派怪杰,代表作《元音》。②魏尔伦:《无言罗曼斯》(最成熟的作品③马拉美:象征派泰斗,代表作《牧神的午后》。

威塞克斯小说:英国作家哈代创作的一系列“性格与环境”小说。代表作品《伯德家的苔丝》。此外还有《绿荫下》

《远离尘嚣》《还乡》《卡斯特桥市长》《无名的裘德》等。

3.(简答)《德伯家的苔丝》的悲剧根源:(1)内在:苔丝的毁灭不仅是她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环境所产生的悲剧。(2)外在:作者认为人们在冷酷的现实面前无力摆脱命运的恶意作弄。苔丝为了保持自身的清白和追求高尚的爱情而不断挣扎,始终不能逃脱生活所带来的不幸。(宿命论艺术特色:1.在艺术上,哈代塑造具有多重蕴意的人物形象,他们血肉丰满、性格复杂多样,体现了作家对于“一个灵魂就是一个世界”的人本质性的把握,对人的深刻理解。2. 大量的自然景色的描写,与人物的思想感情、命运紧密相连。3.小说对人物心理描写的分量大大增加。

4.(简答)《复活》中“忏悔的贵族”聂赫留朵夫形象:理想的贵族知识分子。(1)青年时期单纯善良,追求真挚的爱情。但贵族家庭使他堕落为自私自利者。他诱奸了玛丝洛娃,随后又抛弃她。(2)当他在法庭上再看到玛丝洛娃时,意识到自己是造成她堕落和不幸的罪魁祸首。在为玛丝洛娃伸冤上诉过程中,他认识到人民的苦难是地主阶级和社会造成的。思想开始升华,从地主阶级立场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3)上诉失败后,他在《福音书》中找到消灭恶势力的办法。艺术成就:(1)以单线的情节线索描绘了广阔的社会。(2)大量使用对比手法。(3)人物心理刻画细致入微。(4)注重人物外貌和生活环境的细节描写。

5.(简答《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形象及其悲剧的原因:①内在因素:她的悲剧是她的性格与社会环境发生冲突的必然结果。造成安娜爱情悲剧的内在因素是她独特的个性。②外在原因:是虚伪的上流社会和冷酷的官僚世界。艺术成就

(1)人物的心理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和辩证的过程(心灵辩证法)。(2)肖像描写富有独创性。(3) 结构完整,两条线索互相呼应,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

6.(简答)《玩偶之家》中娜拉的形象:(1)她的性格起初表现得无忧无虑,单纯任性。但随着剧情的发展,逐渐性格坚定、意志坚强。(2)善良、诚恳的女性。为所爱的人舍弃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3)娜拉的离家出走显示她坚决摆脱玩偶之家的决心。她勇敢地关闭玩偶之家的大门,是思想上自觉向男性权威宣战。艺术特色:(1)首先剧作避免选择重大题材,而是注意从日常生活入手,选择最贴近人们感觉的夫妻关系、家庭事务中出现的问题,作为表现主题的切入口。(2) 其次,在戏剧情节结构方面,作家运用了“追溯法”。(3)再次,作家创造性地将“讨论”引入戏剧。(4)善于使用伏笔。


第九章 20 世纪文学(一)


1.(名解)解冻文学:1953“解冻”的文学思潮。“解冻”是以爱伦堡的中篇小说《解冻》命名的。“解冻”思潮下, 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索尔仁尼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2.(简答《母亲》尼洛夫娜的典型形象及其意义: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中的尼洛夫娜是由一个旧式的家庭妇女, 经过革命洗礼转变为坚定的革命者的典型形象。意义:母亲的转变是广大人民群众革命意识觉醒的具体体现,显示了革命理论和运动在教育人改造人方面的巨大威力。

3.(简答《静静的顿河》葛利高里的形象:是“顿河哥萨克中农的一种独特的象征”“一个摇摆不定的人物”。(1) 探索追求的典型。善良、勤劳、纯朴的哥萨克身上具有哥萨克劳动者的一切美好品质。(2)又带有哥萨克世代的种种偏见。

(3)徘徊于生活的十字路口,犹豫动摇,企图在革命与反革命之间寻找第三条道路,结果只能脱离人民,落得一个悲剧的命运。反映了哥萨克历史道路的曲折性和矛盾性。艺术成就:(1)《静静的顿河》是一部气势雄浑的史诗性作品,将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与丰富深邃的人物命运水乳交融。(2)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极其成功。(3)肖洛霍夫不仅描写人物感情,而且描绘其复杂而细腻的心理变化。(4)肖洛霍夫描写人物,始终把他们置于社会生活之中,置于大自然的背景之中。

4.(简答约翰·克里斯朵夫的形象:原型是德国音乐家,一个为追求真诚的艺术和健全的文明而顽强奋斗的平民艺术家的形象。艺术特色:(1)小说形成了一种相当规范的音乐结构。(2)小说的着眼点并不只是故事的内容本身,而把更多的笔墨放在对克里斯朵夫内心感受的描写上。

5.(名解)“硬汉子”的形象:“硬汉子”形象是海明威自 20 年代以来的创作中其笔下所有男性主人公形象,他们所具有的性格特点是坚韧刚强,勇敢正直,在肉体上可以被打败,但精神上绝不可以被击垮的崇高气概,例如《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形象。《老人与海》人物形象:(1)海明威所塑造的“硬汉子”形象的代表。(2)其性格特点是坚韧刚强、勇敢正直、在肉体上可以被打败,但在精神上绝对不可以被击垮。(3)圣地亚哥坚持奋斗与抗争,体现出了硬汉的价值,维持了人的尊严和意义。硬汉子性格是海明威对待人类命运的基本态度的体现。

第十章 20 世纪文学(二)


1.(选择/名解意识流小说:20 世纪 20-40 年代流行于欧美的一种现代主义小说流派。主张“作家退出小说”,以“心理时间”表现人物的思想意识活动和主观感受;大量采用自由联想、内心独白、时序倒置等手法进行创作。主要代表作家有普鲁斯特、乔伊斯等。(1)沃尔夫(英国):《墙上的斑点》《海浪》;《到灯塔去》;(2)普鲁斯特(法国:《追忆逝水年华》。(3)福克纳(美国):《喧哗与骚动》。(4)乔伊斯(爱尔兰):《尤利西斯》。

2.(简答《变形记》艺术特色:(1)《变形记》具有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相交融的特色。(2)作者把荒诞的故事和真实的细节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3)一方面采用寓意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作者对社会人生的理解和体悟,不拒斥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人物塑造、编织故事的艺术传统。

魔幻现实主义(名解):是 20 世纪上半期拉丁美洲的一个文学流派。通过带有原始色彩的魔幻般的知觉感受,表现生活现实。主要作家:阿斯图里亚斯、卡彭铁尔、鲁尔弗、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鲁尔弗《佩德罗•帕莫拉》。

4.(名解)“黑色幽默”:60 年代风行美国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在思想上受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影响。善于使用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悲剧的内容。作家有约瑟夫•海勒(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的代表作家,《第二十二条军规》)。

5.(简答)贝克特《等待戈多》艺术特色:(1)《等待戈多》在艺术上对传统又不少突破。作者虽然找到了“荒诞” 这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深刻思想,但是这部戏剧也有着很强的喜剧潜能。(2)贝克特选择“悲喜剧”作为《等待戈多》的副标题,就是由于这里既有闹剧的成分,却也含有那透露着人类生存处境信息的深深痛苦。(3)除了用对比的手法表现喜剧的潜能以外,本剧还成功地运用了荒诞离奇、没有逻辑的语言。(4)整部戏剧具有极强的象征意味。象征意义:(1) 两个流浪汉焦虑徒劳的等待,象征性地概括了人类生存状况。(2)表现了人们渴望改变自己的处境,但又难以实现的无可奈何的心理。(3)戈多的象征意义是多重的、开放的。


以上就是枣庄自考考试大纲00540外国文学史的全部内容,关注本站,获取更多关于自考的备考资料,助力自考上岸。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10月21-26日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联系
微信
学习群
微信
学习群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