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02008692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自考网>自考试题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3年4月山东自考《视听语言》模拟试题及答案

时间:2023-03-10 17:24:31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2023年4月山东自考正在备考阶段,山东自考网会持续为大家更新关于山东自考报名、山东自学考试免考、山东自学考试时间、山东自考复习资料等相关内容,想要了解的考生可以关注山东自考网。

  一、 名词解释

  1. 三点布光法

  2. 纵深调度

  3. 旁白

  4. 音响

  5. 后期录音

  6. 声画分立

  二、 简答题

  1. 简要概括景别的作用。

  2. 声音和画面的关系。

  3. 焦距的作用。

  1. 色彩的电影中的运用。

  三、 论述题

  1. 用具体实例说明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功能有哪些。

  2.试论述视听语言系统构成的主要元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 三点布光法:经典的好莱坞电影制作,每个镜头内至少有三个光源――主光、补光及逆光,这样的布光系统就是“三点布光”。主光,首先把光源放在被摄主体的前面,与主体形成一定的角度。补光,在主光源造成的阴影一侧位置布置补光,部分地清除主光投射下的阴影。逆光,把光源放在被摄主体的后面,使主体看起来轮廓清晰、富有立体感。

  2. 纵深调度:在多层次的空间中,充分运用演员调度的多种形式,使演员的运动在透视关系上具有或近、或远的动态感。

  3. 旁白:是指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的人物语言。旁白的发出者比较自由,可以是影片中的某一个人物,也可以是跟剧情完全没有关系或影片完全没有出现过的局外人。

  4. 音响:音响是指电影中除了人声、音乐之外,在电影时空关系中所出现的自然界和人造环境中所有声音的统称。

  5. 后期录音:摄影机拍摄影像的时候录音机同步运行,录下影像内容所发出的声音。由于它具有真实地再现影像内容所发出声音的能力,能增强影片的真实感。所以纪实风格的影片多采用此方法。

  6. 声画分立:又称声画分离,是指画面中的声音和形象不匹配、不同步、不相吻合、互相剥离,即声音和发声体不在同一画面内,声音通常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声画分立意味着声音和形象具备相对的独立性,它们通过分离形式,在新的基础上求得和谐统一。

  二、 简答题

  1.简要概括景别的作用。P25-27

  最基本的景别包括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① 远景用来变现环境、空间、景观、气势、场景等的宏大,属于超常规视点的景别,展现观众本人难以看到的新视点,从而拓展影像的表现力。有抒发情感、渲染气氛的效果,常常应用于影片或者某个独立的叙事段落的开篇和结尾。

  ② 全景通常是指展现环境全貌、人物全体的景别。全景具有叙事、描写的功能,侧重交代说明。

  ③ 中景是一种展现场景局部或人物膝盖以上部位的景别。中景在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行动、交流,生动的展现人物的动作、姿态方面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④ 近景指表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景别,主要用于通过面部表情刻画人物性格,在近景中,人物周围的环境变得次要,演员的面部表情则相当重要。

  ⑤ 特写指用以细腻表现人物或被摄物体细部特征的一个景别。特写也是一种超常规的视点,用以表达特定的情感、特殊的视点。

  2.声音和画面的关系。P108

  声音和画面是影视艺术语言的两大元素,这两大元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既能交融相处,又存在一定矛盾。

  1、 声画同步2、声画分立3、声画对位

  3. 焦距的作用。

  变焦摄影的出现,丰富了影像的表现力,具体作用如下:

  ① 有助于叙事

  ② 有助于抒情

  ③ 本质上说,摄影机的对焦与变焦的过程,是仿造人眼的生理本能,加深了人眼与镜头的合一

  ④ 形成特殊的美学效果与风格

  4. 色彩在电影中的运用

  不同的色彩可以构成不同的叙事内涵,不同的导演有着自己的色彩偏好,可以表达作者的主观情绪,渲染气氛,表达不同的文化内涵,奠定影片整体的基调。色彩在很大程度上起象征的作用。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10月21-26日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联系
微信
学习群
微信
学习群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