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02008692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自考网>自考试题 > 正文
自考攻略

山东自考《药物治疗学》练习题及答案

时间:2023-01-10 11:49:59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山东自考《药物治疗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如何理解循证医学在临床药学中应用的意义?

  1、根据EBM选择治疗方法及其实施步骤

  2、EBM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药物治疗学中困惑的问题

  3、用EBM的思想和方法帮助决策

  如采用循证医学方法进行药物评价的结果,可以帮助:(1)医院制定具体的药品采购计划;(2)医院新药品种的录用;(3)招标品种的选择;(4)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和非处方药品目录的制定;(5)标准治疗指南的制定;(6)淘汰药品品种的选择;(7)卫生经济政策的制定等。

  4、EBM药物评价结果的其他应用

  (1)干预不合理用药(2)帮助判定药物的不良反应(3)为科学选题和企业开发新药提供依据(4)用于药学教育和继续教育

  5、利用和建立循证医学证据

  二、简述酶抑制剂对肝药酶的抑制作用及意义。

  酶抑制剂能够对肝脏细胞色素P450药物代谢酶产生抑制作用,而使药物代谢减慢、药物作用时间延长、作用增强,同时也增加了引起毒性反应的危险。

  下列是因为药酶抑制而产生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1)酮康唑、伊曲康唑、红霉素和克拉霉素能抑制特非那丁的代谢,增加特非那丁的血药浓度,从而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2)地尔硫卓、维拉帕米、伊曲康唑能抑制短效苯二氮卓类和咪达唑仑的代谢,延长其作用时间,增强其镇静强度;(3)地尔硫卓、维拉帕米、氮唑类抗真菌药、红霉素能抑制环孢素的代谢,增强后者对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

  三、简述A型药物不良反应和B型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和发生的原因。

  两种类型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

项目

A型

B型

剂量

有关

无关

潜伏期

不定

遗传性

无关

显著

毒理筛选

发现时期

多在上市前

多在上市后

预测性

可以

不可

发生频率

常见

少见

死亡率

给药方案调整

减量或停药

停药

预后

一般良好

不定

  1、A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1)动力学方面的原因

  ①药物的吸收

  ②药物的分布

  A、药物在循环中分布的量和范围取决于局部血液量和药物穿透细胞膜的难易。

  B、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C、药物与组织结合

  ③药物的排泄

  ④药物的代谢

  (2)药效动力学方面的原因

  2、B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1)药物的因素:包括有效成分的分解产物、添加剂、增溶剂、稳定剂、着色剂、赋型剂、化学合成中产生的杂质等。

  (2)患者的因素:①特异质因素,由于患者本身原因而引起的B型不良反应,主要与患者的特异性遗传素质有关。②免疫学因素。

  四、简述成本―效益分析的常用评价指标,并比较四种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的特点。

  成本―效益分析的常用评价指标有时间性指标、价值型指标和效率型指标三种,

  五、何谓特殊人群?对妊娠妇女和儿童用抗菌药应特别注意什么?

  特殊人群是指婴幼儿、妊娠妇女、哺乳妇女和老年人。

  抗菌药物是妊娠期间最常用的药物,为了在感染部位达到足够的药物浓度,尤其是子宫内感染,必须增加药物剂量,采用静脉给药。

  妊娠期间可安全使用的抗菌药

  (1)青霉素是最为安全的抗菌药,大量研究未发现对胎儿或胚胎有毒性;

  (2)头孢菌素类较难通过胎盘;

  (3)红霉素是妊娠期支原体感染治疗的重要药物,由于较难通过胎盘故对胎儿没有治疗作用;

  (4)克林霉素常用于治疗分娩期耐药的厌氧菌感染,可通过胎盘在胎儿组织达到治疗浓度。

  妊娠期慎用和禁用的抗菌药:①氨基糖苷类;②四环素类;③氟喹诺酮类;④磺胺类

  小儿感染性疾病发生率较高,用药原则与成人基本相同,但由于婴幼儿,特别是新生儿许多重要器官的功能很不成熟,又处在迅速生长阶段,容易遭受药物毒性或异常反应的伤害。有的成人可用的药在新生儿和婴儿当视为禁忌。如磺胺类、氯霉素、庆大霉素注射剂等均不适于婴幼儿特别是新生儿使用。首次药物过敏反应通常在幼儿或儿童发生,且反应严重,应予重视。在使用青霉素、链霉素一起其他特殊要求的抗生素时,均应做过敏试验。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10月21-26日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联系
微信
学习群
微信
学习群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