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02008692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自考网>自考试题 > 正文
自考攻略

山东自考《温病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时间:2022-12-29 11:51:11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山东自考《温病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7小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7分)

1.轻清宣气法的使用应是(     )     

A.热郁胸膈,气失宣畅    B.热入阳明,邪热炽盛

   C.邪热内蕴,郁而化火    D.湿温初起,侵于卫表

2.风温证见身热,神昏,舌蹇,肢厥,便秘,腹部按之痛,舌绛苔黄燥,脉数沉实。

其病机是(     )       

A.热陷心包,阳明腑实      B.热陷心包     C.阴亏肠燥    D.阳明腑实

3.下列哪些不是对暑风的描述(     )       

A.多发生于小儿                  B.暑风就是暑痫 

C.暑热亢盛引动肝风即为暑风      D.治宜清泄暑热,镇肝熄风

4.春温身热夜甚,少腹硬满,按之疼痛,小便自利,大便色黑,神志如狂,舌紫绛,脉沉实。治宜(     )

   A.通下泄热,活血逐瘀    B.清营养阴,清心开窍  

   C.活血化瘀,凉血止血    D.豁痰开窍,化瘀散结

5.下列哪项不是温病的发病因素(     )

   A.体质因素    B.自然因素     C.社会因素     D.气候因素

6.《时病论》的作者是(     )

   A.雷丰    B.吴又可      C.吴鞠通       D.王孟英

7.温病学中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专著是(     )

   A《温疫论》    B.《温病条辨》       C.《温热论》       D.《湿热病篇》

8.  下列哪项不是湿温初起的禁忌(     )

A苦寒攻下     B.滋养阴液     C.辛温发汗      D.宣化表里之湿

9.温病过程中的发热,是由于感受温邪后,机体对温邪的一种什么样的反应(     )。

       A.变态反应   B.全身性的反应       C.局部反应     D.正气的反应

    10.在温病学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     )

       A.吴又可     B.吴鞠通       C..刘河间      D王安道

11.温病学发展到什么时候才开始从伤寒体系中摆脱出来(     )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清代

12.下列哪一项属于暑热与风热之邪致病的共同特点(     )

   A.首犯肺卫     B.变化迅速     C.发自阳明      D.兼挟湿邪

13.燥热病邪致病特点,下列哪项提法欠妥(     )

   A.多从口鼻上受     B.病位以肺为主    

   C.初起临床必有咳嗽少痰,鼻干咽燥风症  D.病程中易耗气伤津

14.下列哪项不是卫气营血和三焦的辨证意义(     )

   A.归纳证候类型,分析病理变化   B.指出发病类型 

   C.明确病变部位   D.为确立治法提供依据

15.三焦辨证中,温病极期阶段指的是(     )

   A.上焦邪热壅肺的病变     B.上焦手厥阴心包络的病变   

  C.中焦手阳明大肠的病变  D.中焦足阳明胃的病变

16.下列哪项不属于气分之发热(     )

   A.壮热    B.身热不扬    C.身热夜甚     D.日晡潮热

17.温病邪在气分的脏腑部位,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胃    B.大肠      C.脾    D.肝

18.舌红,中有裂纹如人字形,表示(     )

   A.心火上炎    B.胃阴衰亡     C.心营热毒极盛     D.素体阴虚,心经郁火

19.牙齿光燥如石,可见于(     )

   A.胃火冲激   B.肾阴枯竭     C.胃热津伤     D.肾火上炎

20.“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语出(     )

   A.吴又可    B.陆子贤     C.余师愚     D.章虚谷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10月21-26日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联系
微信
学习群
微信
学习群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