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02008692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自考网>自考试题 > 正文
自考攻略

山东自考《伤寒论》章节习题及答案:第2(2)章

时间:2022-12-28 11:36:50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山东自考《伤寒论》章节习题及答案:第2(2)章

二、非选择题

(一)名词解释题

1.胃家实:是对阳明热证、实证病机的高度概括,即津伤燥化,阳明热实。

2.脾约:指因胃热阴亏肠燥导致的以大便秘结为主症的病证。

3.正阳阳明:指因外邪直犯阳明,化热成燥、成实的阳明病。

4.汗出缛唬盒稳莺钩鋈缢外流,指汗出连绵不断的意思。

5.口不仁:指口中感觉失常,食不知味,语言不利。

6.蒸蒸发热:形容发热从内达外,如蒸笼中热气蒸腾之状。

7.转气:即腹中有矢气转动。

8.燥屎:指结聚肠内干硬的粪块。亦指以大便秘结为主症,并伴有烦躁,腹痛的证候。

9.喘冒:气喘而头目昏眩。

10.循衣摸床:指病人昏迷时,两手无意识地反复触摸衣被床沿。

11.目中不了了:指视物不清。

12.睛不和:眼球转动不灵活。

13.胃中有燥屎:胃中,此处当指肠中。指肠中有干硬粪块结聚。

14.日晡所发潮热:指在傍晚,约十五时至十七时左右,发热有增高的现象。

15.怵惕:指恐惧不安的状态

16.心愦愦:指心中烦乱不安的状态。

17.趺阳脉:为足背动脉,在冲阳穴处,属足阳明胃经。

18.固瘕:指胃中虚寒,水谷不消而结积的病证,临床表现为大便初头硬,后溏薄,且日久不愈。

19.谷道:指肛门。

20.法醋:按官府法定标准酿造的食用米醋。

21.失气:通“矢气”,俗称放屁。

22.面合色赤:满面通红

23.水浆:泛指饮料,如水、果汁、蔗浆之类。

24.潦水:指地面流动的雨水。

25.谷瘅:瘅通“疸”。黄疸病之一种。

26.喜忘:喜作“善”字解,喜忘即健忘。

27.畜血:畜与“蓄”同。指瘀血停留。

28.消谷喜饥:消谷,消化谷物;喜饥,容易饥饿。指消化功能亢进而容易饥饿。

29.郑声:语言重复,声音低微,见于虚证。

30.膈气:膈间阳气。 

(二)填空题

1.“阳明之为病,     胃家实是也              。”

2.“太阳阳明者,      脾约       是也;正阳阳明者,     胃家实        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     大便难        是也。”

3.“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    缛晃⒑钩鲆         。”

4.“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   汗自出          ,     不恶寒        ,     反恶热也        。”

5.“伤寒三日,阳明      脉大       。”

6.“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        心中懊     ,     饥不能食        ,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7.“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     时时恶风        。大渴,    舌上干燥而烦         ,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8.“伤寒无大热,    口燥渴         ,心烦,     背微恶寒者        ,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9.“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     白虎汤        。渴欲饮水,无表证者,

       白虎加人参汤      主之。”

10.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     白虎加人参汤        主之。

11.若脉浮发热,      渴欲饮水       ,       小便不利者      ,猪苓汤主之。

12.阳明病,不吐不下,    心烦         ,可与调胃承气汤。

13.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       蒸蒸发热者      ,     属胃也        ,调胃承气汤主之。

14.伤寒吐后,       腹胀满者      ,与调胃承气汤。

15.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   小承气汤  ,和之愈        。

16.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     燥屎也        ,宜      大承气汤       。

17.伤寒六七日,      目中不了了       ,   睛不和          ,无表里证,     大便难        ,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18.阳明病,        发热汗多者     ,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19.发汗不解,       腹满痛者       ,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20.腹满不减,减不足言,        当下之     ,宜   大承气汤          。

21.   食谷欲呕        ,属    阳明       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    上焦       也。

22.茵陈蒿汤的药物组成除茵陈蒿外,还有    栀子       、    大黄        。

23.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__大便则硬_________,其脾为约,______麻子仁丸_________主之。

24.麻子仁丸的药物组成除麻子仁、枳实、厚朴、大黄、蜜外,还有___芍药_____、___杏仁____。

25.阳明病,若能食,名____中风____;不能食,名__中寒______。

26.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缛缓钩觯此欲作固瘕,必_______必大便初硬后溏____________。所以然者,____以胃中冷_________,_____水谷不别_________故也。

27.吴茱萸汤的药物组成除吴茱萸外,还有______人参_____、_____生姜______、_______大枣____。

28.伤寒七八日,______身黄如橘子色_____________,______小便不利______,____腹微满者_______,茵陈蒿汤主之。

29.伤寒,__身黄______,__发热_______,栀子柏皮汤主之。

30.伤寒,___瘀热在里__________,____身必黄_______,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31.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_____津液内竭__________,虽硬不可攻之,当须______自欲大便_________,宜___蜜煎______导而通之。

32.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____热越______,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______瘀热在里________,身必发黄,_____茵陈蒿汤________主之。

33.阳明病,下血语者,此为____热入血室__________,但头汗出者,___刺期门_________,_______随其实而泻之__________,缛缓钩鲈蛴。

34.谵语表现为____声高气粗___________,______胡言乱语_________,多属___实证______。

35.郑声表现为_____语言重复__________,_____声音低微__________,属____虚证_____。

36. 阳明证,其人_____喜忘_____者,必有____畜血______。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_____大便反易_________,其色必黑者,宜______抵当汤________下之。

37.阳明病,无汗,______小便不利________,______心中懊________者,身必发黄。

38 阳明病,_______心下硬满______者,不可攻之。攻之____利遂不止_________者死,利止者愈。

39.阳明病,__潮热_______,_____大便微硬________者,可与_____大承气汤_________,不硬者不可与之。

40.阳明病,__脉迟______,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____小便难_______,此欲作__谷瘅______。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10月21-26日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联系
微信
学习群
微信
学习群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