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自考《小学教育心理学》章节考试题:第4章
第四章 小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一、选择题
1、知识的基本单元是概念和表象。小学生的概念是和表象联系在一起的。
2、概念:是用某种符号来标志的具有共同的关键属性(也称标准属性)的一类事物或其特性的观念。概念是用符号来表达的。
3、概念的质和量与小学生的表象的质和量有关;概念是用词和词组来表示的。在小学生概念的掌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语言。
4、概念的结构:概念名称、概念定义、概念特征、概念实例。
5、概念的一般属性:可学性、可用性、明晰性、一般性、动力性。
(1)可学性:是指概念的难易程度;
(2)可用性:是指在小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这个概念使用的频率;
(3)明晰性:是指界定的关键属性是否明确;
(4)一般性:是指概念范畴概括的范围;
(5)动力性:是指某一个概念获得后对其他概念获得的促进作用。
6、概念分类:
(1)概念的抽象程度:初级、二级概念;(奥苏伯尔提出)
(2)概念的关键属性结合方式:合言(皮衣)、选言(艺术家)、关系概念(高低、比值);
(3)概念的获得方式;具体、定义概念;
(4)定义的严格程度:科学、日常概念;
7、概念学习:是指人获得和掌握概念的心理过程,即获得和掌握被认知事物关键属性的过程。
8、概念形成三个阶段:抽象化阶段、类化阶段(儿童对某一概念的属性进行抽象,并将类似的属性加以认同)、辨别。
9、概念形成的“假设考验说”的提出者是布鲁纳。
10、四种假设考验策略:同时性扫描策略;继时性扫描策略;保守性聚焦策略;博弈性聚焦策略。
11、概念形成的主要方式是发现学习;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是接受学习。
12、提出学生获得概念的主要方式是概念同化的心理学家是奥苏伯尔;概念同化的过程也就是理解新的事物关键属性的过程。
13、奥苏伯尔三种概念同化模式:类属性同化(下位学习)、总括性同化(上位学习)、并列结合性同化(简答P100)。
(1)类属性同化:原有观念的概括和统摄水平高于新学习的概念。两种形式:
A、派生类属学习(新学习的概念是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即上位概念的一个特例),如,原有概念“猛兽”,现学习了“黑熊”; 派生类属学习也叫派生的下位学习。
B、关系类属学习(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概念与新学习的概念之间只有相关关系),如,已获得“保护能源”是爱国行为,现学习保护历史亦是。
(2)总括性同化:新概念在概括和统摄程度上高于原有的概念。
14、概念学习发展水平:具体水平、认同水平、分类水平(“等边三角形”的概念学习)、规范水平学习。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3年4月山东自考《播音与主持创作基础》练习试题:填空/选择
03-1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广告策划》随堂练习试题及答案
03-142023年4月山东自考《广告策划》重点试题及答案
03-142023年4月山东自考《广告策划》练习试题及答案
03-14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一答案解析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一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二答案解析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二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三答案解析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三
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