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自考《德育原理》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儿童通过对假设性的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有机会接触到各种道德立场和道德推理方式;通过充分的思想交锋,儿童倾向于拒斥低于自己道德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并且能够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己一个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但是难以理解和接受高于自己两个或两个以上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这种现象被称为(B )
A罗森塔尔效应B布莱特效应C布朗效应D晕轮效应
2.在向学生提出道德要求时,“带有规范词的祈使句”适用于(D )
A小学低年级B小学高年级以上C中学以上D以上三者
3. 从教学论的意义来看,知识往往通过______习得,技能往往通过______习得,态度往往通过______习得( B )、、A直接的教、间接的教、直接的教B直接的教、直接的教、间接的教C间接的教、直接的教、间接的教D间接的教、间接的教、直接的教
4.现代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C )
A家庭伦理、社会伦理、国家伦理B 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C私德、公德、职业道德D家庭美德、学校道德、社会公德、国民公德
5.用《三个和尚》、《蚂蚁搬家》等传统故事,生动地向年幼的学生解释“团结合作”的道理,属于(D )A体谅情境B 实验情境C后果情境D说明情境
二、是非判断题
( X )1.榜样就是要求大家学习的好人好事。
( √ )2.礼仪训练不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X )3.根据道德所调节的生活领域不同,可以把学校德育的内容划分为三大块,即私德教育 、公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 ,三者之间有严格的区分。
( √ )5.如果不考虑教的结果,只从意向性意义上理解“教”,道德是可教的。
( 对 )惩罚具有教育意义。
( 对 )学科教学中唯一可行的德育是间接的或渗透式的德育。
( 错 )说服学生,既可以仅向学生提供支持自身观点的正面论据,亦可同时提供与自身观点相悖的反面依据。正反双面说理比单面说理效果要好。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3年4月山东自考《播音与主持创作基础》练习试题:填空/选择
03-1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广告策划》随堂练习试题及答案
03-142023年4月山东自考《广告策划》重点试题及答案
03-142023年4月山东自考《广告策划》练习试题及答案
03-14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一答案解析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一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二答案解析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二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三答案解析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三
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