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02008692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自考网>自考试题 > 正文
自考攻略

山东自考《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专项试题:案例分析

时间:2022-12-14 11:54:20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山东自考《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专项试题: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1.一位名叫梦天的小朋友,一想到课堂上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就感到十分焦虑,即使她熟知问题的答案。

  请用ABCDE取向的辅导对以上个案作分析,并写出每一字母所代表的涵义及辅导过程。10-203

  答:一、ABCDE取向的辅导

  (1)ABCDE取向的定义。所谓的“ABCDE取向”,是指某一事件发生后,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评估、由此而被引起的情绪、受到的非理性自我信息的攻击,以及对非理性自我信息的理性信念。(2)ABCDE取向每一个字母的含义:A――发生的事件;B――个人如何评估事件,包括非理性信息和理性信息;B1――非理性信息:“我是个彻底失败的孩子。”B2――理性信息:“我拍皮球没拍到10个,很难受,但是我会为下次取得好成绩而努力的!”C――为B阶段之后所会衍生的后果或情绪;D――呈现驳斥个人在B阶段所用的非理性自我信息的攻击言论;E――呈现个人在思考非理性自我信息后,所回答的理性想法。

  二、辅导的过程可能会有以下步骤:

  A:有些不快乐的事发生在你头上。B:你评估这个事件,你觉得这件事很可怕,是你不允许它发生的。

  C:你变得紧张不安。D:你质疑的自我信息(1)为什么很可怕?(2)为什么不允许它发生?

  E:你的答案是(1)这是一件令人失望的事。(2)这是一个挫折,但不是一件灾难。(3)我可以掌握它。

  (4)我希望事情可以更好,但是并不表示我可以认为事情永远会如我所愿。

  三、案例分析

  梦天首先预期这个事件A的发生情形,虽然只是预期这个事件A,却已先感到紧张与困难了。梦天常常在B1阶段加入非理性思考:“如果我失败了,那会是很可怕的事,没有人会再喜欢我,我将会一文不值。”来自B1的信息就会导致后果C的高度焦虑,而此时,B1信息将会在下次被叫起来回答问题时,破坏他所有努力的成效。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10月21-26日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联系
微信
学习群
微信
学习群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