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02008692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自考网>自考试题 > 正文
自考攻略

山东自考《数学教学论》专项习题:名词解释

时间:2022-12-12 14:22:26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山东自考《数学教学论》专项习题: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 数学化:弗赖登塔尔认为,人们在观察,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客观世界的种种现象并加以整理和组织的过程就叫做数学化,简单地说,数学的组织现实世界的过程就是数学化。

  2. 数感:所谓数感,就是人对于数及其运算的一般理解和感受,这种理解和感受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

  3. 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提出设想,合理的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或因素,人为的干预,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成因的一种研究方法。

  4. 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指对某一学生,某一班级学生或某一年级学生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学生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研究方法也称为案例研究法。

  5. 空间观念:空间观念是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的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

  6. 数学概念:数学概念是用数学语言反映一类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7. 科学思维:科学思维一般指理性的认识过程,是大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地和概括的反映。

  8. 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是人脑和数学对象交互作用并按照一般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内在理性活动。

  9. 能力:能力通常指完成某种活动的本领,包括完成某种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

  10. 数学能力:数学能力是顺利完成数学活动所具备的而且直接影响其活动效率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

  11. 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问题找出新答案,发现新关系或创造新方法的思维,它是思维的高级形式。

  12. 数学学习:一种科学的公共语言学习。

  13. 条件反身说:通过一定声响与肉块的多次结合,引起狗的唾液分泌反应的实验,认为学习是一种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是一种经典的条件反射。

  14. 数学认知结构:指的是学生大脑中的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理解的深度、广度,结合着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联想等认知特点,组合成的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

  15. 学习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其他活动的影响。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10月21-26日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联系
微信
学习群
微信
学习群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