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02008692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自考网>自考试题 > 正文
自考攻略

山东自考《中医外科学》章节试题:第4章

时间:2022-11-09 16:45:22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山东自考《中医外科学》章节试题:第4章

  第四章 中医外科疾病的辩证

  部位辨证

  上部辨证:人体上部包括头面,颈项以及上肢,病因多为风温,风热

  中部辨证:人体中部包括胸,腹,腰,背,是五脏六腑所居之所,病因多为气郁,火郁

  下部辨证:人体下部指臀,前后阴,腿,胫,足,寒湿,湿热多见。

  2、阴阳辩证:八纲辩证的总纲,也是其他一切外科疾病辩证的总纲

  (谎言温心放硬杆,深色刑场征麦顺)

  阳证 阴证

  发病缓急 急性发作 慢性发作

  皮肤颜色 红赤 苍白或紫暗或皮色不变

  皮肤温度 {热 凉或不热

  肿胀形势 高肿突起 平塌下陷

  肿胀范围 根盘收束 根盘散漫

  肿块硬度 软硬适度 坚硬如石或柔软如绵

  疼痛感觉 疼痛剧烈,拒按 疼痛和缓,隐痛,不痛或酸麻

  病位深浅 皮肤,肌肉,在表位浅, 血脉,筋肉,在里位深

  脓液质量 脓质稠厚 脓质稀薄

  溃疡形色 肉芽红活润泽 肉芽苍白或紫暗

  病程长短 病程比较短 病程比较长

  全身症状 初期长伴有形寒发热,口渴,纳呆,大 初期无明显症状,或伴有虚寒症状,

  便秘结,小便短赤,溃后渐消 酿脓时有虚热症状,溃后虚象更甚

  舌苔脉象 舌红苔黄脉有余 舌淡苔少脉不足

  预后顺逆 易消,易溃,易敛,多顺 难消,难溃难敛,多逆

  3、辨肿 肿的性质(湿肿、瘀血肿、脓肿、实肿、虚肿)

  痰肿:肿势或软如棉馒,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无处不在,不红不热,皮色不变,见于瘰疬,脂瘤

  气肿:皮紧肉软,按之凹陷,复手即其,似皮下藏气,富有弹性,不红不热,常随喜怒消长,见于气瘿,乳癖。

  A、疼痛原因

  热痛:遇冷痛减……

  寒痛:得温痛缓……

  风痛:痛无定处,忽彼忽此,走注甚速,遇风则剧。见于行痹等。

  气痛:攻痛无常,时感抽掣,喜缓怒甚

  湿痛:痛而酸胀,肢体沉重……

  痰痛:疼痛轻微,隐隐作痛,皮色不变,压之酸痛

  化脓痛:痛势急胀,痛无止时,如同鸡啄,按之中软应指

  瘀血痛:皮色青紫,瘀斑……

  B、痒的原因

  风胜:走窜无定,遍体作痒……

  湿胜:浸淫四窜,黄水淋漓,最易沿表皮蚀烂

  热胜:{红灼热作痒

  虫淫:传染……

  血虚:皮肤变厚,干燥,脱屑……

  4、辨脓

  确认成脓的方法①按触法②透光法③点压法④穿刺法:为穿刺抽脓的方法⑤B超

  5、应指:用两手食指的指腹轻放于脓肿患部,相隔适当的距离,然后以一手指稍用力按一下,另一手指端即有一种波动的感觉,这种感觉称为应指

  指患处已化脓(或有其他液体),用手按压时有波动感。

  5、袋脓:溃后疮口缩小,或切口不当,致使空腔较大,犹如口袋之形,脓液不易排出而蓄积袋底,即为袋脓。

  6、漏:指溃口处脓水淋漓不尽,尤如滴漏。它包括两种不同性质的病理变化。一是瘘管,指体表与有腔脏器之间的病理性管道,伴有脓水淋漓,具有内口和外口,或溃口与溃口相通的病理性管道;二是窦道,指深部组织通向体表的病理性盲管,伴脓水淋漓,一般只具有外口而无内口,不与体内有腔脏器相通

  6、辨脓形质,色泽和气味

  元气充足,气血充足 顺证 脓稠厚 黄白质稠,色泽鲜明,略带腥味

  元气较弱 逆证 脓淡薄 脓液腥秽恶臭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10月21-26日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联系
微信
学习群
微信
学习群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