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02008692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自考网>自考试题 > 正文
自考攻略

山东自考《中医外科学》章节试题:第10章

时间:2022-11-08 17:19:18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山东自考《中医外科学》章节试题:第10章

  第十四章 周围血管疾病

  1、周围血管疾病:常见症状

  1疼痛(间歇性疼痛,持续性疼痛)、

  2皮肤温度异常、

  3皮肤颜色异常、

  4感觉异常、

  5肢体增粗或萎缩、

  6溃疡和坏疽

  股肿 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肿胀,疼痛,局部皮肤温度升高和浅静脉怒张四大症状,可并发肺栓塞和肺梗塞而危及生命。

  并发症:急性股动脉痉挛(疼痛性股蓝肿)和肺动脉栓塞。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肢体肿胀,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溃疡形成)

  早期治疗原则多采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法。

  早期护理原则:患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发病1各月内不宜进行剧烈运动,以防栓子脱落引起并发症。对长期卧床的病人应鼓励病人作足背屈活动,必要时可对小腿肌肉进行刺激以使小腿肌肉收缩,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3、筋瘤主要临床表现为筋脉色紫,盘曲突起如蚯蚓状,形成团状

  4、臁疮:主要发于双小腿内外侧的下三分之一处。

  4、脱疽:好发于青壮年男子、老年人或糖尿病病人。

  临床表现:

  一期

  辨证论治:

  

  

  

  

  

  5、烧伤面积计算 1、手掌法 2、中国九分法3、儿童烧伤面积计算法

  烧伤深度的判断

  一、烧伤面积估计

  一、烧伤面积的计算:

  所谓烧伤面积是指皮肤烧伤区域占全身体表面积的百分数。临床上常用的计算方法两种,一种叫“手掌法”,即不管男女老少,伤者五指并拢,一侧手掌所占的面积为其本人全身体表面积的1%;另一种方法叫“中国九分法”,即头、面、颈各占3%(共9%),躯干前、后面和会阴部各占13%、13%和1%(共27%),双手、双前臂和双上臂各占5%、6%和7%(共18%),双足、双小腿、双大腿和双臀部各占7%、13%、21%和5%(共46%),但女性和小孩有点不同,成年女性双足和双臀各占6%,小孩头部为9+(12-年龄)、双下肢为46-(12-年龄)。

  二、烧伤深度的判断:

  I度:伤及表皮浅层,局部轻度红肿,灼痛,无水泡形成,不需特殊处理,3~5天自愈,不留瘢痕。

  浅II度:伤及表皮及真皮浅层,剧痛,红肿明显,形成较大水泡,泡壁薄,泡液较清,泡皮剥脱后见基底潮红,如果处理得当,10天左右可以愈合,愈后早期有色素沉着,一般无瘢痕形成。

  深II度:伤及真皮深层,疼痛较迟钝,肿胀明显,水泡不大,泡壁较厚,泡液较浑浊,基底较苍白或红白相间,如果处理得当,3~4周可以愈合,愈后有不同程度的瘢痕增生。

  III度:伤及皮肤全层甚至皮下组织、肌肉、骨骼,感觉和疼痛消失,无水泡,冰凉、无弹性呈皮革样,苍白、焦黄甚至炭化,理论上,III度烧伤直径超过5公分,则需要手术植皮才能愈合。

  三、烧伤严重程度的分类:

  (一)轻度烧伤:总面积9%以下的II度烧伤。

  中度烧伤:总面积10%~29%或III度面积10%以下的烧伤。

  重度烧伤:总面积30%~49%或III度面积10~19%的烧伤。

  特重烧伤:总面积50%以上或III度面积20%以上的烧伤。

  (二)小面积烧伤:相当于轻度烧伤。

  中面积烧伤:相当于中度烧伤和重度烧伤。

  大面积烧伤:总面积51%~80%或III度面积21%~50%的烧伤。

  特大面积烧伤:总面积81%以上或III度面积51%以上的烧伤。

  肠痈的变证:1、慢性肠痈2、腹部包块3、湿热黄疸4、内外瘘形成

  鉴别诊断;1、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2、右侧输尿管结石3、妇产科疾病:宫外孕、卵巢滤泡或黄体囊肿破裂、卵巢囊肿扭转、急性输卵管炎

  有时还与急性胃肠炎、右侧肺炎和胸膜炎、急性胆囊炎

  辨证论治:

  (1)内治

  ①瘀滞证

  证候:转移性右下腹痛,呈持续性、进行性加剧,右下腹局限性压痛或拒按;伴恶心纳差,可有轻度发热;苔白腻,脉弦滑或弦紧。

  治法:行气活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通腑泻热。

  方药: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加减。气滞重者,加青皮、枳实、厚朴;瘀血重者,加丹参、赤芍;恶心加姜半夏、竹茹。

  ②湿热证

  证候:腹痛加剧,右下腹或全腹压痛、反跳痛,腹皮挛急;右下腹可摸及包块;壮热,纳呆,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通腑泻热,利湿解毒。

  方药:复方大柴胡汤加减。或犬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加败酱草、蒲公英。湿重者加藿香、佩兰、薏苡仁;热甚者加黄芩、黄连、蒲公英、生石膏;右下腹包块加炮山甲、皂刺。

  ③热毒证

  证候:腹痛剧烈,全腹压痛、反跳痛,腹皮挛急;高热不退或恶寒发热,时时汗出,烦渴,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或似痢不爽;舌红绛而干,苔黄厚干燥或黄糙,脉洪数或细数。

  治法:通腑排脓,养阴清热。

  方药:大黄牡丹汤合透脓散加减。若持续性高热或往来寒热,热在气分者加白虎汤,热在血分者加犀角地黄汤;腹胀加厚朴、青皮;口干舌燥加生地、玄参、石斛、天花粉;若见精神萎顿,肢冷自汗,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或体温不升反降,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等,此为阴损及阳,治宜温阳健脾,化毒排脓,方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合参附汤加减。病情较重时,易生变证,要严密观察,中药最少每日2剂,分4~6次服,若病情发展,应及时手术。

  (2)外治

  无论脓已成或未成,均可选用金黄散、玉露散或双柏散,用水或蜜调成糊状,外敷右下腹;或用消炎散加黄酒或加醋调敷;如阑尾周围脓肿形成,可先行脓肿穿刺抽脓,注入抗生素(2~3天抽脓1次),用金黄膏或玉露膏外敷。

  还可采用通里攻下、清热解毒等中药肛滴,如大黄牡丹汤、复方大柴胡汤等煎剂150~200ml,直肠内缓慢滴人(滴入管插入肛门内15cm以上,药液30分钟左右滴完),使药液直达下段肠腔,加速吸收,以达到通腑泻热排毒的目的。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10月21-26日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联系
微信
学习群
微信
学习群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