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备考,山东自考网小编给大家整理汇总了一份2021年10月山东自考《教育学(一)》模拟试题及答案(十),帮助大家记忆相关考点,帮助大家巩固复习效果!
2021年10月山东自考《教育学(一)》模拟试题及答案(十)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代表作是( B )
A.《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漫话》
2.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C )
A.梅伊曼 B.拉伊
C.杜威 D.狄尔泰
3.我国唐朝官学体系中的“二馆六学”,其突出的教育特征是( D )
A.宗教性 B.生产性
C.普及性 D.等级性
4.我国首次颁布“六三三”学制是在( D )
A.1902年 B.1903年
C.1911年 D.1922年
5.“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更给我一个特殊的环境,我可以运用特殊的方法,把他们加以任意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这一观点属于( A )
A.环境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主体论 D.辐和论
6.我国对教师实行的职业许可制度是( A )
A.教师资格制度 B.教师任用制度
C.教师培训制度 D.教师考核制度
7.“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这种观点属于( B )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8.体育活动可以改善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这表明了体育具有( D )
A.社会功能 B.娱乐功能
C.教育功能 D.健体功能
9.以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其典型表现形式是( B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分科课程
10.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或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C )
A.复式教学 B.小组合作学习
C.分层教学 D.小班教学
11.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C )
A.备课 B.作业布置和批改
C.上课 D.课外辅导
12.直线式班级组织结构的图式通常是( D )
A.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班长 B.副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班长
C.教导主任-班主任-班长-组长 D.班主任-班长-组长-学生
13.咨询者用各种方式鼓励来访学生充分表达对引起情绪困扰的事件的感觉,这种方法的主要目的是( A )
A.调整情感 B.改变认知
C.训练行为 D.磨炼意志
14.直接影响测验区分度的测验指标是( D )
A.实用性 B.有效性
C.可信度 D.难度
15.职业教育法在我国教育法体系中属于( B )
A.教育法 B.部门教育法
C.教育行政法规 D.教育行政规章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
16.教育
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17.学生申诉制度
学生申诉制度:是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或认为学校和教师侵犯了其合法 权益而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重新做出处理的制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
18.简述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
特征:(1) 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适合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官吏、牧师或骑士。
(2) 学校教育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严格的等级性或浓厚的宗教性。
(3) 教育内容主要是以道德文章或宗教经典为主。
(4) 教育教学方法主要以严格的纪律约束为主,辅以个人自学和修行。
(5) 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了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
19.简述学校公益性的主要特点。
(1)设置目的: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各级各类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2)手段: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
(3)与政府关系:国家对学校进行宏观指导和管理。
(4)产出:学校向社会提供的是一种社会公共服务或者公共产品。
20.简述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
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首先是指教育目的的制定必须考虑到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首先,教育目的的确定受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
其次,教育目的的确定受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制约。
再次,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历史发展的过程。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25题为必答题,26题和27题任选一题,两题均答者,以前一题计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
21.联系实际阐述我国中小学教师应当具备的职业素养。
(1)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于在教师岗位上无私奉献;(2)热爱学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集中体现;(3)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22.联系实际阐述智育的功能。
智育对社会和个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功能。
(1)从社会的角度看,智育是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催化剂。
(2)智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3)智育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23.联系实际论述在教学实践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要求:
(1) 充分了解学生 (2) 尊重学生的差异 (3) 面向每一个学生
以上就是2021年10月山东自考《教育学(一)》模拟试题及答案(十)的相关内容,您也可以关注山东自考网,查看更多与山东自考有关内容,如自考模拟题、政策动态、复习备考、报考指南、考务考籍、历年真题、学习方法等。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3年4月山东自考《播音与主持创作基础》练习试题:填空/选择
03-1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广告策划》随堂练习试题及答案
03-142023年4月山东自考《广告策划》重点试题及答案
03-142023年4月山东自考《广告策划》练习试题及答案
03-14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一答案解析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一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二答案解析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二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三答案解析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三
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