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02008692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自考网>自考试题 > 正文
自考攻略

山东自考学校心理学模拟习题(4)

时间:2022-09-21 17:05:25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一、选择题

  1.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 )C

  A.《大学》 B.《中庸》 C.《学记》 D.《春秋》

  2.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是( )D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齐 D.杜威

  3.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 )B

  A.生产劳动 B.模仿C.语言 D.动物本能

  4.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 )C

  A.深化课堂教学 B.培养竞赛人才

  C.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 D.充分发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

  5.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 )B

  A.永恒性 B.历史性C.相对独立性 D.继承性

  6.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B

  A.大力加强普通高中教育 B.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C.实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更好衔接D.进一步加强中等专业教育

  7.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 )B

  A.主导地位 B.主体地位C.被动地位 D.辅助地位

  8.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 )D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C.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9.“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A

  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10.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观点是( )C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C.教育无目的论 D.国家利益论

  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B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C.巩固与保持知识 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12.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A

  A.示范性 B.复杂性C.主体性 D.长期性

  13.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C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C.形成了正确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10月21-26日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联系
微信
学习群
微信
学习群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