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自考《国际市场营销学》第十五章
一、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及特点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动,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使各国经济互相依赖日益加深的趋势。经济全球化具有如下特点:
(1)市场竞争多元化。
(2)金融全球化。
(3)生产国际化。
(4)消费者需求趋同化。
(5)区域经济一体化。
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不同看法。
(2)全球经济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
A)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1)带来
2)带来
3)通过制成品国际贸易的扩张,扩大国际市场,增加国内就业机会。
4)促使产品和要素的价格均等化,有助于提高一国福利水平。
5)可以弱化导致国内经济和社会不稳的经济诱因。
B)经济全球化还未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机遇:
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向外投资。
2)促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3)迫使发达国家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加以考虑。
4)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整体改革。
C)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有:
1)国内市场被迫开放,威胁本国的产业和就业。
2)过早的开放资本市场,可能引发汇率波动甚至货币危机。
3)使资源配置实现高效化,从而抑制了就业水平的提高。
4)可能加剧国内收入分配机制的不公。
D)经济全球化也会对发展中国家构成严峻挑战:
1)发达国家将加强以其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基础。
2)使发展不平衡进一步加剧。
3)给发展中国家的改革带来巨大压力。
(3)经济全球化对跨国公司国际营销的影响。
A)为跨国公司降低了营销成本。
B)全球标准化的营销成为跨国公司的重要选择。
C)品牌营销将成为国际营销的重点。
三、国际市场竞争的新特点
(1)市场范围扩大,市场机会增多。
(2)行业间不同企业之间竞争加剧。
(3)市场竞争主体发生变化。
(4)技术创新称为市场竞争的重点。
四、国际市场竞争分析
对国际市场竞争分析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从行业层面对产业环境的分析,运用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五力竞争模型对产业的盈利水平进行分析;第二,从微观层面对竞争环境的分析,重点是对竞争对手的目标、现行对策和能力进行评估。
五、产业内竞争状态分析
五力竞争模型是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迈克尔•波特于1980年出版了开拓性的著作《竞争战略》,并在其中分析了影响行业盈利水平的经济因素的框架。他将众多的经济因素归结为五种主要力量:新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3年4月山东自考《播音与主持创作基础》练习试题:填空/选择
03-1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广告策划》随堂练习试题及答案
03-142023年4月山东自考《广告策划》重点试题及答案
03-142023年4月山东自考《广告策划》练习试题及答案
03-14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一答案解析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一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二答案解析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二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三答案解析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三
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