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02008692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自考网>自考试题 > 正文
自考攻略

山东自考犯罪学(一)模拟试题及答案7

时间:2022-09-03 16:47:32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犯罪防控系统的第一个层面旨在( A )

  A.抑制犯罪动机 B.限制犯罪机会和条件

  C.防止重新犯罪 D.矫正心理偏差

  2.在以下措施中,不属于人民调解“四落实”工作的是(B)

  A.制度落实 B.场所落实

  C.工作落实 D.报酬落实

  3.芝加哥犯罪预防计划属于( C )

  A.古典犯罪学派的犯罪预防实践 B.实证犯罪学派的犯罪预防实践

  C.犯罪社会学派的犯罪预防实践 D.犯罪心理学派的犯罪预防实践

  4.在下列犯罪预防二元模式的措施中,属于被害后预防措施的是( A)

  A.被害援助 B.提高大众的被害预防意识

  C.重视对易被害群体的被害预防 D.减少被害因素

  5.一般预防的对象是(B)

  A.党政首脑机关 B.普通社会成员

  C.已然犯罪人 D.物资仓库

  6.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受得(或者可能受到)侵害和保护的综合心态是( B )

  A.社会保障感 B.社会安全感

  C.社会恐惧感 D.社会支持感

  7.犯罪预测是推测未来不确定的犯罪状态和结构的(B)

  A.观察活动 B.认识活动

  C.调查活动 D.思考活动

  8.犯罪结构体现的是各种犯罪类型间的(B)

  A.相互关系 B.比例关系

  C.数量关系 D.因素关系

  9.轻浮型被害人、疏忽型被害人、轻信型被害人的分类是根据被害人(B)

  A.人生经历的不同 B.人格特征的不同

  C.生理特征的不同 D.生活方式的不同

  10.在下列因素中,不属于掠夺性犯罪所必备之因素的是(C)

  A.潜在的犯罪人 B.适宜的作案目标

  C.存在冲突的家庭 D.缺乏有保护能力的人

  11.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心理标志是( A )

  A.性格 B.情绪

  C.需要 D.动机

  12.动机由( A )

  A.需要转化而来 B.认识转化而来

  C.行为转化而来 D.心理状态转化而来

  13.同一时期两种以上文化之间的冲突被称为( B )

  A.纵向文化冲突 B.横向文化冲突

  C.物质文化冲突 D.同质文化冲突

  14.我国经济增长同犯罪增长之间存在着( B )

  A.必然联系 B.非必然联系

  C.直接联系 D.间接联系

  15.马克思主义的犯罪原因论是一种多因素的( D )

  A.生物作用论 B.经济决定论

  C.文化冲突论 D.综合作用论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10月21-26日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联系
微信
学习群
微信
学习群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