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02008692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自考网>自考试题 > 正文
自考攻略

山东自考《犯罪学(二)》模拟试题6

时间:2022-09-02 16:01:39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犯罪学研究的核心是(   )

  A.犯罪学史研究

  B.犯罪原因研究

  C.犯罪现象研究

  D.犯罪对策研究

  2.犯罪学将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周密、系统的调查的方法称为(   )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个案调查

  D.典型调查

  3.功利主义理论,或称“幸福计算”理论是(   )

  A.贝卡利亚学说的核心

  B.边沁学说的核心

  C.龙勃罗梭学说的核心

  D.菲利学说的核心

  4.20世纪中叶以后,在犯罪原因理论研究中(   )

  A.单因论成为主流

  B.二元原因论成为主流

  C.多因论成为主流

  D.综合原因论成为主流

  5.实验研究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模拟实验法和(   )

  A.生理实验法

  B.心理实验法

  C.现场实验法

  D.追溯实验法

  6非随机抽样包括偶遇抽样、判断抽样、滚雪球抽样和(   )

  A.配额抽样

  B.整群抽样

  C.等距抽样

  D.分类抽样

  7.犯罪现象具有(   )

  A.质的属性

  B.量的属性

  C.质与量的属性

  D.价值的属性

  8.一个国家内的犯罪区域分布是(   )

  A.个体因素作用的结果

  B.自然因素作用的结果

  C.社会因素作用的结果

  D.社会与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9.世界各国的犯罪统计均以(   )

  A.检察院统计为主

  B.法院统计为主

  C.警方统计为主

  D.监狱统计为主

  10.改革开放后,我国犯罪人员的特点为初犯年龄降低,流动人口犯罪突出和(   )

  A.女性犯罪比重下降

  B.农村犯罪人员比重下降

  C.青年人犯罪比重下降

  D.职业犯罪比重上升

  11.从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犯罪现象的演变可以看出,犯罪的发生、发展具有如下规律:起伏律、消长律和(   )

  A.随机律

  B.辐射律

  C.模仿律

  D.平衡律

  12.行为是犯罪现象的(   )

  A.基本表现

  B.唯一表现

  C.个别表现

  D.异常表现

  13.正是形形色色的犯罪行为与犯罪事实,才构成了犯罪(   )

  A.现象

  B.本质

  C.对象

  D.原因

  14.犯罪行为的运作机制是犯罪人追求犯罪后果的(   )

  A.思想体系

  B.组织体系

  C.实践体系

  D.形式体系

  15.犯罪原因系统是指由引起犯罪发生的、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多种因素构成的(   )

  A.有序静态体系

  B.有序动态体系

  C.无序静态体系

  D.无序动态体系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10月21-26日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联系
微信
学习群
微信
学习群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