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02008692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自考网>自考试题 > 正文
自考攻略

山东自考《小学语文教学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时间:2022-08-22 15:58:48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第Ⅰ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寡人之于国也》的中心旨意是

  A.阐述人的认识有限的理念

  B.阐述以民为本的王道理想

  C.阐述国家兴亡取决于人事的道理

  D.阐述事业成败取决于毅力的道理

  2.《容忍与自由》一文认为“绝对之是”不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A.喜同恶异的习惯心理

  B.年轻气盛的偏激情绪

  C.党同伐异的政治规律

  D.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

  3.“咬文嚼字”四字要求我们

  A.在阅读作品时要仔细品味欣赏

  B.在阅读作品时要严肃而挑剔

  C.不要过于苛求别人的创作

  D.在阅读和写作时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4.《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A.“满招损,谦得益”

  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C.“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

  D.“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5.《冯谖客孟尝君》写了三次弹铗、营就三窟,这种情节安排特点是

  A.倒叙方式

  B.前后呼应

  C.抑扬交错

  D.一波三折

  6.《张中丞传后叙》所歌颂的三个正面人物是

  A.张巡、许远、雷万春

  B.张巡、许远、李翰”

  C.张巡、许远、张籍

  D.张巡、许远、南霁云

  7.下列作品属于茅盾的作品的是

  A.《蚀》、《林家铺子》

  B.《寒夜》、《激流三部曲》

  C.《文化苦旅》

  D.《祝福》、《野草》

  8.《种树郭橐驼传》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A.象征

  B.侧写

  C.类比

  D.正写

  9.《秋夜》中,象征着遭受蹂躏却抱有希望的弱者,并寄予了作者深切同情的是

  A.夜的天空

  B.枣树

  C.小粉红花

  D.小青虫

  10.总体来说,《西湖七月半》描绘的是

  A.明末杭州的西湖风光、世风民情

  B.达官显贵的楼船歌舞、附庸风雅

  C.市井百姓的呼群结队、赶凑热闹

  D.文人雅士的扁舟轻幌、清高拔俗

  11.《爱尔克的灯光》中,作者关于人生道路的思索的主要触发物是

  A.故居

  B.“长宜子孙”四个字

  C.亡姐

  D.爱尔克的灯光

  12.《蒹葭》的主要抒情方法是

  A.借景抒情

  B.借象征抒情

  C.直抒胸臆

  D.借比喻抒情

  13.《饮酒》(其五)中,最富哲理意味的诗句是

  A.悠然见南山

  B.飞鸟相与还

  C.采菊东篱下

  D.欲辩已忘言

  14.唐代诗人中,作品被誉为“诗史”的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杜牧

  15.统领《声声慢》全词举止、景物、心情的词句是

  A.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B.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C.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16.《再别康桥>中,象征着美好理想的事物是

  A.河畔的金柳

  B.康河的柔波

  C.彩虹似的梦

  D.别离的笙箫

  17.《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象征着历史的祖国美好希望一再失落的是

  A.“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B.“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C.“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

  D.“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

  18.宝玉、黛玉“假情试探”的实质是

  A.爱恋初生,互不了解

  B.有了爱心,相互表白

  C.爱得愈深,求得愈苛

  D.疑虑重重,总不放心

  19.《苦恼>中车夫姚纳的主要苦恼是

  A.社会地位极其低下

  B.物质生活十分贫困

  C.儿子死了无依无靠

  D.诉说苦恼无人肯昕

  20.《金鲤鱼的百裥裙>聚焦百裥裙,却反映了金鲤鱼一生遭遇,这一整体构思特点属于

  A.侧面描写

  B.以小见大

  C.类比见义

  D.象征寓意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10月21-26日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联系
微信
学习群
微信
学习群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