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庄子《秋水》(节选)的主旨是( )。
A 阐发为政以德的政治道理
B 阐述清静无为的人生哲学
C 阐析人的认识有限的思想
D 阐明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
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蔡元培强调大学宗旨时所批评的不良风气是( ) 。
A 不正当娱乐泛滥
B 求学为升官发财
C 不尊重师长学友
D 不注重购置书籍
3.《吃饭》中,用音乐与烹调来阐发“和而不同”的治国道理,这种联想方式是( ) 。
A 时间统一性联想
B 对比联想
C 地点统一性联想
D 相似联想
4.《冯谖客孟尝君》中写到冯谖“弹铗”,孟尝君“左右”“皆笑之”“皆恶之”,这对刻画冯谖形象的作用是( ) 。
A 对比反托
B 侧面映衬
C 类比显现
D 象征暗示
5.《前赤壁赋》“主客对话”中,“客”的主要情感倾向是( ) 。
A 功名难就
B 乐观旷达
C 人生无常
D 适意自然
6.《马伶传》的中心意旨是( )。
A 反映当时金陵梨园的激烈竞争
B 讽刺当朝宰相顾秉谦
C 叙述名演员马伶一生经历
D 赞扬马伶深入生活、精益求精的精神
7.《香市》的主要特点是( )。
A 层层深入
B 夹叙夹议
C 即小见大
D 因人见我
8.《纪念傅雷》:“我的照相册中有一张我的照片,是一九七九年四月十六日在傅雷追悼会上,在赵超构送的花圈底下,沈仲章给我照的,衣襟上还有一朵黄花。”这里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
A 肖像描写
B 行为描写
C 心理描写
D 细节描写
9.《哭小弟》中使主题升华的关键转折句是( ) 。
A 他虽无可以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却有一个普通人的认真的、勤奋的一生
B 他那颗丹心,那颗让祖国飞起来的丹心,顽强地跳动,不肯停息
C 这样壮志未酬的人,不只他一个呵
D 历史正是由这些人写成的
10.下列作品,属于楚辞体的是( ) 。
A 《蒹葭》
B 《湘夫人》
C 《饮酒》(其五)
D 《行路难》(其一)
11.《陌上桑》中,拒绝使君“共载”所表现的罗敷性格特征是( ) 。
A 机智
B 坚贞
C 善良
D 温柔
12.“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的情景交融方式属于( ) 。
A 自然天成
B 融情入景
C 移情于景
D 因情造景
13.《长恨歌》的诗句中,描绘杨玉环“闻道汉家天子使”时情态的是( ) 。
A 回眸一笑百媚生
B 梨花一枝春带雨
C 雪肤花貌参差是
D 芙蓉如面柳如眉
14.下列作品,属于托物言志的是( )。
A 《蒹葭》
B 《陌上桑》
C 《饮酒》(其五)
D 《早雁》
15.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红衰翠减”的修辞手法是( )。
A 比喻
B 拟人
C 借代
D 拟物
16.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隐含家破人亡之痛的词句是( )。
A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B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C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D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17.下列诗篇,表达诗人重游故地时眷恋、珍惜而又略带忧郁情怀的是( )。
A 闻一多《一句话》
B 徐志摩《再别康桥》
C 裴多菲《我愿是一条急流》
D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8.戴望舒《雨巷》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
A 象征
B 烘托
C 对比
D 类比
19.《宝黛吵架》中,宝玉“后悔:‘方才不该和他较证,这会子他这样光景,我又替不了他。’”属于( )。
A 语言描写
B 行为描写
C 肖像描写
D 心理描写
20.下列作品,体现“含泪的微笑”独特风格的是( )。
A 《苦恼》
B 《麦琪的礼物》
C 《婴宁》
D 《哦,香雪》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3年4月山东自考《播音与主持创作基础》练习试题:填空/选择
03-1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广告策划》随堂练习试题及答案
03-142023年4月山东自考《广告策划》重点试题及答案
03-142023年4月山东自考《广告策划》练习试题及答案
03-14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一答案解析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一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二答案解析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二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三答案解析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三
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