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1、“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
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D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2、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D
A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 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 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3、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达了实践含义的是 D
A 实践是人主观的精神活动
B 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C 实践是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
D 实践是主体认识和改造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A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 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5、真理是有价值的,说的是 C
A 真理是客观的
B 真理是发展的
C 真理能满足人的需要
D 有用的就是真理
6、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C
A 进行社会调查
B 分析实际情况
C 理论付诸实践
D 总结经验教训
7、“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
向前进。”这说明 A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 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C
A 感性认识是可靠的 , 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 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 , 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 , 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 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 , 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9、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B
A 感性认识―理想认识―感性认识
B 实践―认识―实践
C 认识―实践―认识
D 概念―判断―推理
10、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 B
A 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 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3年4月山东自考《播音与主持创作基础》练习试题:填空/选择
03-1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广告策划》随堂练习试题及答案
03-142023年4月山东自考《广告策划》重点试题及答案
03-142023年4月山东自考《广告策划》练习试题及答案
03-14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一答案解析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一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二答案解析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二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三答案解析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三
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