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02008692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自考网>自考试题 > 正文
自考攻略

山东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备考试卷二

时间:2022-08-08 16:34:03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单选题

  1、“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

  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D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2、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D

  A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 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 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3、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达了实践含义的是 D

  A 实践是人主观的精神活动

  B 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C 实践是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

  D 实践是主体认识和改造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A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 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5、真理是有价值的,说的是 C

  A 真理是客观的

  B 真理是发展的

  C 真理能满足人的需要

  D 有用的就是真理

  6、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C

  A 进行社会调查

  B 分析实际情况

  C 理论付诸实践

  D 总结经验教训

  7、“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

  向前进。”这说明 A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 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C

  A 感性认识是可靠的 , 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 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 , 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 , 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 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 , 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9、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B

  A 感性认识―理想认识―感性认识

  B 实践―认识―实践

  C 认识―实践―认识

  D 概念―判断―推理

  10、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 B

  A 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 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10月21-26日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联系
微信
学习群
微信
学习群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