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02008692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自考网>自考试题 > 正文
自考攻略

山东自考大学语文(专)预测试卷及答案七

时间:2022-08-03 16:07:39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一、单项选择题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思想的提出者是( )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2.《寡人之于国也》的中心旨意是( )

  A.阐述人的认识有限的理念

  B.阐述以民为本的王道理想

  C.阐述国家兴亡取决于人事的道理

  D.阐述事业成败取决于毅力的道理

  3.《寡人之于国也》中反映文章中心论点的是哪一句( )

  A.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B.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C.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4.“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成语出自( )

  A.《秋水》

  B.《论毅力》

  C.《寡人之于国也》

  D.《五代史伶官传序》

  5.先秦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 )

  A.《论语》

  B.《孟子》

  C.《左传》

  D.《庄子》

  6.《秋水》开头有一段河伯和海景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 )

  A.赞美河海的雄伟壮观

  B.表现作者的宽广胸怀

  C.增强行文说理的磅礴气势

  D.暗示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

  7.“贻笑大方”这个成语出自( )

  A.《寡人之于国也》

  B.《秋水》

  C.《论毅力》

  D.《五代史伶官传序》

  8.集中体现本文中心意旨的一组反义词是( )

  A.天命与人事

  B.盛与衰

  C.忧劳与逸豫

  D.满与谦

  9.《秋水》中“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是用来说明( )

  A.人的认识要受到性格的限制

  B.人的认识要受到个人习俗的限制

  C.人的认识要受到后天教育的限制

  D.人的认识要受到环境的限制

  10.庄子《秋水》的中心论点是( )

  A.宇宙有限,人的认识无限

  B.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无限

  C.宇宙有限,人的认识有限

  D.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

  11.《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告诫人们要居安思危的警戒性语句是( )

  A.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B.满招损,谦得益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D.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12.从整体上看,《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 )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13.《论毅力》的核心观点是( )

  A.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

  B.小逆之后必有小顺

  C.人生历程顺境亦居十三四

  D.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

  14.“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这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排比

  B.层递

  C.比拟

  D.借代

  15.《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明确提出大学性质是( )

  A.为做官提供方便

  B.研究高深学问

  C.有利于学生得到毕业文凭

  D.为发财提供方便

  16.《容忍与自由》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

  A.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B.年纪愈大,愈觉得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C.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的

  D.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

  17.《咬文嚼字》中用“套板反应”来说明“文贵创新”,属于什么论证方法( )

  A.例证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18.《吃饭》一文主要论点是( )

  A.吃饭背后名实不符的社会人情世态

  B.吃饭要有音乐

  C.吃饭有许多社交功能

  D.吃饭有时像结婚

  19.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这篇文章中提出的观点是( )

  A.要尊师爱友

  B.“和而不同”的社会理念

  C.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

  D.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往往是附属品

  20.《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10月21-26日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联系
微信
学习群
微信
学习群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