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02008692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自考网>自考试题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2年10月山东自考00229证据法学试题

时间:2022-07-11 16:27:57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2022年10月山东自考

  证据法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属于完全证据的是(   )

  A.折半证据 B.自白

  C.四分之一证据 D.八分之一证据

  2.下列证据制度中,明确规定在证明力上,男子证言高于女子证言的是(   )

  A.神示证据制度 B.法定证据制度

  C.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D.我国古代证据法律制度

  3.《周礼·秋官·司盟》记载:“有狱讼者,则使盟诅”,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这说明我国古代实行神示证据法律制度

  B.我国古代社会也存在神示证据的因素

  C.我国古代法律规定了司法官的责任制度和严格的司法监察制度

  D.司法官基本上是按“自由心证”认定案件事实

  4.下列属于证明主体的是(   )

  A.诉讼代理人 B.法官

  C.证人 D.诉讼第三人

  5.关于严格证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严格证明是指经过正式证据调查程序所作出的证明

  B.严格证明以法律明文规定为适用前提

  C.严格证明的结果直接与诉讼实体利益相关

  D.严格证明必须实行即时调查

  6.李某在肯德基就餐时因地滑摔倒受伤,故将肯德基起诉至法院。主审法官到现场看赵某、丁某在类似的条件下是否会滑倒。该案中法官使用的证明方法是(   )

  A.直接观察法 B.直接推论法

  C.间接推论法 D.法律嫁接法

  7.关于证明对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证明对象在具体案件中就是当事人的诉辩请求

  B.证据的作用仅在于说明证明对象

  C.证明对象既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

  D.证明对象就是实体法规范的要件事实

  8.关于证明对象与程序法事实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程序法事实也需要证据来证明

  B.证明对象包括程序法事实

  C.程序法事实与案件的实体结果有关系

  D.程序法事实不仅仅只对诉讼过程的纯粹程序问题有意义

  9.证明责任制度最早出现于(   )

  A.古希腊时代 B.古罗马法时代

  C.德国普通法时代 D.汉诺威王国时期

  10.关于本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证属于结果责任

  B.本证由负担行为责任的一方当事人负担

  C.本证一般由履行行为责任较易的一方当事人承担

  D.本证由负担结果责任的一方当事人负担

  11.根据诉讼地位以外的原则或标准分配证明责任的是(   )

  A.民事诉讼法 B.刑事诉讼法

  C.行政诉讼法 D.国家赔偿法

  12.关于证明标准的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当事人履行证明责任的灯塔

  B.论证和显示司法的程序公正

  C.对证明标准的适用带有法定性、客观性、内在性和唯1性

  D.为负担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提供指引性的标尺

  13.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可表述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以下具体标准属于其最根本、最核心的是(   )

  A.每个证据必须和待证的犯罪事实之间存在客观联系

  B.据以定案的每个证据都已查找属实

  C.所有证据在总体上已足以对所要证明的犯罪事实得出确定无疑的结论

  D.属于犯罪构成的各要件的事实均有相应的证据加以证明

  14.早在1824年,有一位英国学者率先主张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应当是“具有道德上的确定性以至于排除所有的合理怀疑”,这位学者是(   )

  A.丹宁勋爵 B.史塔克

  C.布莱克 D.帕克

  15.关于推定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推定在性质上不是一种证据,而是事实认定方法

  B.推定在适用上表现为一个动态过程

  C.推定的结果因可推翻而不具有法律拘束力

  D.推定影响当事人的举证行为

  16.关于司法认知的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司法认知规则既包括实体性规则,也包括程序规则

  B.法院进行司法认知后应进行相应的调查

  C.对于司法认知的结果,当事人不能反驳

  D.法院依职权或应申请进行司法认知

  17.我国民事诉讼中的法定证据种类不包括(   )

  A.书证 B.物证

  C.视听资料 D.现场笔录

  l8.关于英美法系的证据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传闻证据与原始证据占据同样的地位 B.环境证据属于挺佳证据

  C.在美国,当事人属于证人范畴 D.对证据的分类,主要服务于学理研究

  19.被称为证据的“质”的是(   )

  A.证明力 B.证据资格

  C.证据的客观性 D.证据的合法性

  20.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安司法人员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限于与本案有关的问题,否则,被讯问人员(   )

  A.可以不讲实话 B.有权拒绝回答

  C.应当如实作答 D.可以作出回答

  21.关于关联性排除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证据材料即使具有关联性,但因可能导致偏见、混淆视听或者严重妨害诉讼效率而造成成本大于采纳该证据材料的收益时,仍应被排除

  B.事后采取补救行为证据可以用来证明行为人当时具有过错

  C.承诺支付医疗费或其他类似费用,可以用来证明行为人对伤害负有责任

  D.曾经或者没有办理责任保险的证据可以用来证明行为人具有疏忽或者其他过失

  22.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9条规定:“人民法院对视听资料,应当辨别真伪,并结合本案的其他证据,审查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这一规定体现了(   )

  A.传闻证据排除规则 B.挺佳证据规则

  C.补强证据规则 D.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23.关于律师收集证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律师取证权不仅在法律上得以确认,也是理论界的共识

  B.律师在取证时可以强制进行

  C.如果调取实物证据,律师可以不经他人同意

  D.辩护律师取证应当遵循有利查明案件真相的原则

  24.关于质证程序的一般原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终结性 B.言词性

  C.不公开性 D.间接性

  25.李飞和马文课后讨论物证的调查收集问题,他们认为:(1)物证的固定是指将用作证据的物品和痕迹等固定后妥善加以保管和封存的活动;(2)检查作为调查收集物证的方法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如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进行;(3)调查收集物证既可以由公安司法人员采用,也可以由当事人、律师采用。

  对于他们的认识下列所述正确的是(   )

  A.(1)和(2)是正确的 B.(2)和(3)是正确的

  C.(1)和(3)是正确的 D.(1)、(2)和(3)全部正确

  26.关于书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书证以其外部特征、属性以及存在状态本身来证明案件事实

  B.书证以书面文件的方式存在

  C.书证不可以直接证明案件有关事实,需经过转化

  D.书证的内容具有主性观

  27.视听资料更具有(   )

  A.客观性 B.直观性

  C.稳定性 D.可靠性

  28.法官王某下班途中目睹了一起抢劫案件的经过,该案后起诉到王某所在法院,那么

  (   )

  A.王某应作为法官审理本案

  B.王某应作为证人作证

  C.王某既可以作为法官也可以作为证人参与本案

  D.王某既不可以作为法官,也不可以作为证人参与本案

  29.关于专家辅助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专家辅助人具有独立性与中立性

  B.专家辅助人可以对鉴定人进行询问

  C.专家辅助人作证的范围没有限制

  D.专家辅助人除了提供证人证言外,不能进行其他的诉讼行为

  30.关于笔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作笔录时,只要制作主体签名即可,其他参加的人不需签名

  B.行政诉讼中也有勘验笔录和检查笔录

  C.现场笔录是法院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有无根据和是否合法的重要证据

  D.笔录在制作中不能使用方言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在交通事故案件中,当事人提交事故现场的照片给法官观察。关于这一证明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证明对象与审理案件的法官直接联系起来

  B.法官所看到的只能是案件事实的某个局部或片段

  C.有归纳法和演绎法两种类型

  D.能够使人们重视对实物证据的运用

  E.所证明的结果一般比较客观、真实,同时也难以替代

  32.刑事公诉案件通常要求控诉方承担证明责任的理由包括(     )

  A.是依法行政的要求 B.是社会主义民主集中制的要求

  C.是无罪推定原则的要求 D.控诉方通常具有更强的收集证据能力

  E.被告人不具备收集、调查证据的能力

  33.关于司法认知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司法认知的主体限于法院

  B.司法认知的客体是特定的事实

  C.司法认知是一种简便的事实认定方法

  D.司法认知减轻了双方当事人的证明责任

  E.司法认知无助于提高诉讼效率

  34.在一起借贷纠纷中,被告出示了一份与原告签署的备忘录,说明两人之间根本不存在实际的借贷关系。该份备忘录属于(     )

  A.本证 B.反证

  C.直接证据 D.间接证据

  E.书证

  35.下列视听资料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的是(     )

  A.声音嘈杂、图像混杂的视听资料

  B.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视听资料

  C.以偷拍、偷录手段获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视听资料

  D.以窃听等手段获取的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视听资料

  E.以利诱、欺骗、胁迫等不正当手段获取的视听资料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36.(本题7分)简述现代诉讼证明的原则。

  37.(本题7分)简述收集电子证据的方法和措施。

  38.(本题8分)简述非法证据中的“非法”包括的主要情形。

  39.(本题8分)简述诉讼中自认与认诺的区别。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

  40.试述诉讼证据的关联性及理解时的注意事项。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

  41.某日,一农民在河边发现一具女尸,经辨认为某厂工人梁某,死亡原因为农药中毒,且梁某有4个月身孕。经侦查收集到如下证据材料:(1)同厂多名工人证实梁某与该厂副厂长洪某关系暧昧;(2)洪妻说,她知道丈夫与梁某的关系,而且最近听洪某多次对她说梁某逼他离婚,要想办法解决;(3)梁某的母亲证实:梁某亲口对她说怀了洪某的孩子;(4)洪某供认梁某是自己所杀。但该案在法院审理时洪某翻供,说梁某要挟他如果不离婚就死给他看,结果当洪某赶到出租屋时,梁某已经喝下农药死了,洪某为了不连累自己,就移尸到河边。

  问:(1)本案中的主要证明对象是什么?

  (2)本案中认定洪某构成犯罪的证明标准是什么?根据现有证据能否认定洪某构成故意杀人罪?

  (3)本案中的证明主体是谁?

  (4)本案中一共出现了哪些法定证据种类,请具体说明。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10月21-26日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联系
微信
学习群
微信
学习群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