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02008692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自考网>自考试题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2年10月山东自考00986中国饮食文化试题

时间:2022-07-09 15:28:46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2022年10月山东自考

  中国饮食文化试题

  课程代码:0098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区别不同饮食风味流派的重要标志是(   )

  A.口味 B.地区

  C.制作者 D.消费者

  2.下列名茶中属于乌龙茶的是(   )

  A.祁门红茶 B.滇红

  C.武夷大红袍 D.湖南黑茶

  3.《周礼·天官冢宰》中记载,有专门为周天子以及王后、世子们的饮食生活服务的部门和人员,诸如主管王室饮食的称为(   )

  A.亨人 B.庖人

  C.膳夫 D.内饔

  4.唐代的陆羽精于茶事,著有《茶经》,被后世尊为(   )

  A.茶人 B.茶神

  C.茶仙 D.茶圣

  5.传统名菜“佛跳墙”在风味上属于(   )

  A.广东风味 B.安徽风味

  C.福建风味 D.浙江风味

  6.川菜系由五个分支构成,即高级筵席菜式、三蒸九扣菜式、大众便餐菜式、家常便餐菜式和(   )

  A.官府风味菜式 B.民间小吃菜式

  C.市肆风味菜式 D.寺院风味菜式

  7.明清两代的文人宴会上,用以检测文人的学识与机敏程度的酒令是(   )

  A.投壶令 B.八仙令

  C.交错令 D.四书令

  8.西周时期,酿酒过程中发酵的五个阶段称为(   )

  A.五齐 B.三酒

  C.六必 D.五杯

  9.我国啤酒最早出现在(   )

  A.明代 B.清代

  C.民国时期 D.新中国成立后

  10.具有“银丝条、螺旋形、浑身毛”的特色,素有“一嫩三鲜”美誉的茶叶指的是(   )

  A.龙井茶 B.碧螺春

  C.太平猴魁 D.白毫银针

  11.我国素有“茶兴于唐,盛于宋”之说。宋徽宗赵佶潜心研究、精心论述,著有(   )

  A.《茶典》 B.《茶谱》

  C.《大观茶论》 D.《品茶要录》

  12.在就餐过程中一般考虑认真、挑选仔细、表现谨慎,饮食消费决策花费的时间相对较长,对服务的要求相当高的是(   )

  A.多血质的消费者 B.抑郁质的消费者

  C.黏液质的消费者 D.胆汁质的消费者

  13.饮食消费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兼具经济功能和(   )

  A.政治功能 B.社会功能

  C.宗教功能 D.艺术功能

  14.“满汉全席”最能代表不同民族饮食文化的融合,最早记载关于满汉全席的一份食单,见于李斗的(   )

  A.《扬州画坊录》 B.《随息居饮食谱》

  C.《成都通览》 D.《古食谱》

  15.首先研制“红楼菜肴”,打出“红楼宴”牌子的是(   )

  A.南京的金陵饭店 B.北京的来今雨轩饭庄

  C.北京的红楼饭庄 D.扬州的西园大酒店

  16.西汉时期文学作品《七发》描述了大量淮扬风味菜肴,其作者是(   )

  A.刘勰 B.枚乘

  C.张衡 D.司马相如

  17.著作《士大夫食时五观》将佛教要求僧人在进食前所作的五种观想融入到儒家的理念之中,作者为宋代的(   )

  A.黄庭坚 B.苏东坡

  C.王安石 D.陆游

  18.清代官场饮茶有着特殊的程序和含义,有别于一般的茶道,主人若端茶,对客人说“请喝茶”,这表明(   )

  A.对客人的尊敬 B.会谈结束送客

  C.请客人品茶 D.对客人不满

  19.夏季阳气最盛,易于新陈代谢,要使肌体气机宣泄自如,就要重点保护(   )

  A.心脏 B.肝脏

  C.肺脏 D.肾脏

  20.中国正式宣布开始发展绿色食品是在(   )

  A.1987年 B.1990年

  C.1998年 D.2022年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在整个原始社会里,我们的祖先在熟食活动中大致经历了火烹、______和陶烹三个阶段。

  22.面塑是我国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又称“礼馍”,它的形成起源于______活动中,以面制品代替宰杀真牛、羊等动物的习俗。

  23.明代的______,看到酒徒在饮酒时不遵守酒礼,专门写了一篇《觞政》。

  24.蒙古族的日常饮食中,以肉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为“乌兰伊得”,也就是______ 。

  25.北宋时期的______写过大量的饮食诗文,著名的有《老饕赋》、《菜羹赋》、《猪肉颂》等。

  26.南北朝时期,由于______笃信佛教,严禁僧人食一切肉,从此成千上万的佛寺一律素食,广大的在家信众亦竭力效仿,于是在全社会形成了素食的风气。

  27.佛教将食从欲望、摄取、执著的角度分为______、触食、思食、识食四种。

  28.药膳同时具有______和营养两大功能。

  29.企业文化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物质文化,二是制度文化,三是______。

  30.中国餐饮业21世纪的发展方向是社会化、科学化、______。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鼎

  32.中国菜

  33.吃讲茶

  34.三朝酒

  35.《随园食单》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6.中国饮食文化按照总体发展的历程,其各个阶段是如何划分的?

  37.在宴席中菜肴的组合一般要遵循哪些原则?

  38.影响消费者饮食消费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39.明代是中国茶文化的转折期,在制茶工艺上有哪些显著变化?

  40.佛教在饮食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论述“红楼宴”的研制开发对发展传统饮食文化的启示。

  42.试分析我国餐饮企业文化的特征。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43.案例: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其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中设有“食治”专篇,至此食疗已开始成为专门学科,其中共收载药用食物164种,分为果实、菜蔬、谷米、鸟兽四大门类。孙思邈还指出:“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情爽志以资气血。”“凡欲治疗,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耳。”并认为“若能用食平疴,适性遣疫者,可谓良工,长年饵老之奇法,极养生之术也”。孙思邈的弟子孟诜集前人之大成编成了《食疗本草》。这是我国第1部集食物、中药为一体的食疗学专著,共收集食物241种,详细记载了食物的性味、保健功效,过食、偏食后的副作用,以及其独特的加工、烹调方法。

  结合上述材料,试述如何积极进行饮食调理。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10月21-26日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联系
微信
学习群
微信
学习群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