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02008692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自考网>自考试题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2年山东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答案(一)

时间:2022-07-07 15:57:59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为了帮助同学们复习, 山东自考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2022年山东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答案(一)的文章,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单选题(共 30 题,共 30 分)

  1、【主考点】中和之美

  【副考点】“中和”意为“经过对两端的调整而达到和谐” 答案:C

  解析:本题关键字是“中和”,即经过对两端的调整而达到和谐,儒家“中庸”思想即往返调整以渐至和谐,“中庸”这一“至德”又叫“中和之德”。 故选 C。

  2、【考点】民族大融合答案:C

  解析:北魏建国一开始,官员不发俸禄,是典型游牧部落掠夺经济的余习。逐渐拓跋氏开始 抛弃自己的习惯,他们积极征调留在北方的大家族到朝廷来任职,特别是采用汉族知识分子 的建议,实施均田制,切实地促进了鲜卑人从游牧向农业居民的转化。C 项正确。两税法— 唐朝;一条鞭法—明朝;摊丁入亩——清朝;ABD 项的时间不符,故排除。

  3、【考点】北方文化背景与唐朝开国答案:D

  解析:(1)北朝式的宗教信仰,使佛教在唐代达到了极盛的局面。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律宗、净土宗、禅宗纷纷成立。诸多宗派各呈异彩,分流并进,最终形成禅宗独占天下的局面。(2)禅宗能够大兴于世的文化机制,与中国人尚简明不喜欢烦琐的思维倾向有关;更重要的可能是它所标举的出世方式,将出世与入世打成一片更合乎中国人的生活理念。本题答案为 D。

  4、【考点】法律制度与社会伦理秩序的保障答案:A

  解析:公元前 536 年,子产将自己所制定的《刑书》铸在铜鼎上,开创了公布成文法的先例, 这在中国法律制度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A 项正确。知识拓展:魏国的李悝对诸国成文法进行了总结,制作了《法经》六篇,《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后来商鞅相秦,奉行法经,只是改法为律,称为《秦律》。汉代以后,法律成为维护封建伦理秩序的工具,从体系完备的《唐律》到最后一部封建法典《大清律例》,都贯穿着儒家所强调的礼法原则,并由此构成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

  5、【考点】社会经济的高涨与文化现象的更新 答案:D

  解析:本题为时间识记题目。唐代前期陶瓷制造业中心在北方,逐渐南移到宋代景德镇已经变为 天下瓷都。而陶瓷制品也在唐宋之际成为百姓一般性日用品。故选 D。

  6、【考点】重农主义的基本国策答案:C

  解析:重农主义是基本国策,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故选 C。7、【主考点】明代文人的正统与非正统

  【副考点】清朝的学术状况答案:A

  解析:在文学方艺术方面,明代才人辈出。《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及“三言”、“二拍”等名著,多为下层作家所编所作,体现的也多是社会各级民众的历史 感、现实感和他们的理想道德。A 项正确。知识拓展:《三国演义》作者: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红楼梦》作者:清代曹雪芹。《儒林外史》作者:清代吴敬梓。《聊斋志异》作者:清代蒲松龄。

  8、【考点】传统商业活动答案:A

  解析:市声:市声是指行商招徕顾客的传统代号。市声分两种,一种是叫卖声,另一种市声 叫代叫声,是以音响器具代替人声吆喝招徕顾客。商幌:商幌是坐商招徕顾客的特定符号(商 幌举例:理发店、药店的灯具)。牌匾:坐商经营讲究匾牌。坐商有起好字号的传统,字号即商号店铺的名称,好的字号,是吸引顾客的重要手段。本题答案为 A。

  9、【考点】各种与文化相关概念的正名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化思潮的概念,可从题干“……的潮流”初步判断答案。文化思潮即 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 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的一种潮流。故选 D。

  10、【考点】民族文化和国别文化答案:C

  解析:(1)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国别文化以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与国情为基础。(2)中国文化又称中华 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本题为选非题,故答案为 C。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10月21-26日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联系
微信
学习群
微信
学习群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