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02008692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自考网>自考试题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2年10月山东自考中国传统道德模拟题

时间:2022-05-16 16:20:02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2022年10月山东自考中国传统道德试题

课程代码:1000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事例中,哪一个强调的是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


A.司马迁发愤著《史记》

B.杨中立程门立雪

C.卓公行千里如期

D.许仲平义不苟取

2.最早提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一名言的是()

A.孔子

B.孟子

C.韩愈

D.黄宗羲

3.“卓公行千里如期”表达的是何种优良道德传统?()

A.见利思义

B.谦恭礼让

C.严己宽人

D.诚信守约

4.在中国历史上,持正不阿,提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是()

A.庄子

B.王安石

C.陶渊明

D.王阳明

5.“志当存高远”这一名言的作者是()

A.孟子

B.朱熹

C.诸葛亮

D.王阳明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中和

2.志学

3.自强

三、引文简释(要求写出引自何部经典以及引文的涵义与意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公忠精神的内涵及其意义。

2.怎样理解“持节”这一道德规范的内容与基本精神?

3.“乐群贵和,德洽乡里”这一美德的表现和基本精神。

4.简述好学的内涵与意义。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论述中国传统道德中整体主义思想的表现、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2.试论述传统道德中“义利之辩”的合理内核及其现实意义。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10月21-26日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联系
微信
学习群
微信
学习群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