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02008692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自考网>自考试题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0年山东自考《学校体育学》考前冲刺题及答案3

时间:2020-06-15 10:27:39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自考学习过程中,模拟题练习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多做模拟题有助于我们了解试卷结构和难易程度,把握学习重点,甚至可能遇到原题。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  2020年山东自考《学校体育学》考前冲刺题及答案3”的所有内容吧。
  一、填空题:
  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 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手工艺必修课程。它是 学校课程体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2.学校体育目标的结构是:学校体育目的--学校体育目标--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课处体育活动目标、 课余体育竞赛目标、课余体育训练目标等。
  3我国新颁布的《标准》将学习目标与内容标准划分为五个领域: 运动参与 、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 社会适应。这五个领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4.学校体育目标的功能是为学校体育提供几个方面的依据:为学校体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为学校体育活动的组织提供依据;为 学校体育评价 提供依据。
  5.制定体育目标应考虑的几个因素: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体育学科的功能和发展。
  6在学校体育目标制定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取向。 “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取向。
  7.学校体育结构的运动教育要素主要包括:体育与健康课程、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 课余体育训练 、课余体育竞赛、
  8.运动技能目标是获得运动基础知识;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 安全地进行运动 ;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9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教育的基本目的界定在“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感、 伦理 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10.学校体育工作是指体育与健康课、课外体育活动、课外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是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通常也称为 体育课 和 课外体育活动 两大方面组织形式。
  二、选择题:
  1.体育与健康课是 A 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教学计划所开设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体育教育过程。
  A.学校体育 B.业余训练
  C.课余活动 D.体育竞赛
  2.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是一定的 B 在体育课程领域的具体化,是对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学习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的陈述。
  A.体育活动 B.体育目的
  C.体育组织形式 D.体育规则
  3.学习水平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学生达到的体育课程目标的 D 和所学习内容的特点划分的等级。
  A.原则 B.标准
  C.要求 D.程度
  4.学校体育目标能否在学校体育中起到核心的指导作用,关键在于学校体育目标对外界的敏感性与开放性,即学校体育目标能否正确反映 A 的需要、体育学科本身的发展、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需要。
  A. 社会发展 B.国家的要求
  C.教学目标 D.教学手段
  5.学校体育的主要手段,是 A 、运动技能的学习及参与运动的行为。
  A.体能的练习 B.体育活动
  C.体育教学 D.个性培养
  6.对于学生的体育学习活动及其结果采取鉴赏式的评价,而不是与预期目标进行对应式的比较,主要是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和 B 。 A.社会性 B.个性
  C.客体 D.主体
  7.体育课程目标是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应达到的总目标、领域目标、 A 的总称。
  A.水平目标 B.阶段目标
  C.组织目标 D.学习目标
  8.心理健康领域目标是培养积极的自我价值感; B ;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具有预防心理障碍和保持性心理健康的能力;提高预防和消除心理障碍的意识和能力;学会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预防或消除心理。
  A.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B.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
  C.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D.调节学生的身体体能
  9.在制定学校体育目标时学生、 A 、学科三个因素是交互起作用的,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不可能单独成为学校体育目标的来源。
  A.社会 B.家庭
  C.学校 D.班级
  10.行为性的具体目标指明的具体行为是对学校体育学习后学生所应出现的 A 的精确描述。
  A.可观测行为 B.不可观测行为
  C.可知性活动 D.不可知性活动
  三、判断题:
  1.社会的需要主要是指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要求。(or;)
  2.体育价值观是人们在制定与实施学校体育时的态度与选择,常常表现为强调体育的某些功能,弱化或忽视某些功能。(or;)
  3.课余体育训练目标是预期通过对少数具有一定智力因素的学生的训练能得到的结果。(·)
  4.“普遍性目标”的取向是建立在一般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要的基础上,表现为具有某种哲学或伦理学倾向的特殊教育宗旨或原则。(·)
  5.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组织形式,它包括早操(早锻炼)、课间操(课间活动)、群众性的体育锻炼、课外运动训练与课余体育竞赛,以及在校外进行的远足、郊游、夏、冬令营等形式的体育活动。(or;)
  6.上好体育课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仅靠体育课堂和课外活动就能完成教学目标。(·)
  7.学生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关键。(·)
  8.体验性目标或表现性目标指向无需结果化或难以结果化的体育课程教学锻炼训练竞赛等目标。(or;)
  9.学校体育工作与卫生保健工作是促进和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必须统筹安排,紧密结合起来进行。(or;)
  10.学校体育目的涉及的是既定的体育过程,是整个体育,甚至是整个教育追求的最终结果。(·)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10月21-26日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联系
微信
学习群
微信
学习群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