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02008692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自考网>自考试题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0年山东自考《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四

时间:2020-06-14 09:58:33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自考学习过程中,习题练习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多做习题有助于我们了解试卷结构和难易程度,把握学习重点,甚至可能遇到原题。下面就和山东自考网小编一起来看看“2020年山东自考《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四”的所有内容吧。
  1.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把教育学搬上大学讲台的是( D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培根 D.康德
  2.教育学萌芽的标志是提出了( C )
  A.教育规律 B.教育现象
  C.教育问题 D.教育事实
  3.属于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作是( A )
  A.《民主主义与教育》 B.《教育与文化》
  C.《教育中的理论与抵制》 D.《教育ABC》
  4.学校产生于( B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5.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D )
  A.政治效益 B.学校绩效
  C.经济效益 D.文化效益
  6.我国第一个现代学制系统产生于( A )
  A.1902年的壬寅学制 B.1903年的癸卯学制
  C.1922年的壬戌学制 D.1951年的新学制
  7.“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教学原则的基础是儿童身心发展的( C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性 D.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8.学校管理中通过正确的精神观念的宣传,启发人们的理想,使之成为人们的行动动机,实现学校目标的方法是( C )
  A.行政管理方法 B.法律方法
  C.思想教育方法 D.学术方法
  9.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由谁规定?( A )
  A.国务院 B.省级人民政府
  C.省教育厅 D.地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
  10.德育的最高目标和德育的基础性工作是培育( C )
  A.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 B.公民道德和政治品质
  C.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 D.民主精神和法制观念
  11.智育的根本任务是( D )
  A.传授知识 B.培养技能
  C.形成品德 D.发展智力
  12.狭义的体育指的是学校教育中有意识地促进学生体质、体能、体魄的提高的教育活动,主要指( B )
  A.社会体育 B.学校体育活动
  C.竞技体育 D.一般锻炼
  13.在我国,取得教师资格的先决条件是( A )
  A.中国公民 B.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C.规定的学历 D.教育教学能力
  14.现代教育越来越成为公共事业,为全体人民服务,体现公平性和大众性,体现了现代教育的( D )
  A.生产性 B.未来性
  C.科学性 D.公共性
  15.第一次把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奠定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的是( B )A.实用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科学主义 D.技术主义
  16.在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上以多样化为特点的存在方式的典型代表是( D )A.中国 B.法国
  C.日本 D.美国
  17.持师生系统地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模式观点的是( A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布鲁纳 D.瓦根舍因
  18.保加利亚的卢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法尤其适用于( D )
  A.语文教学 B.数学教学
  C.物理教学 D.外语教学
  19.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C )
  A.备课 B.作业布置
  C.上课 D.课外辅导
  20.班主任工作的直接目的是( A )
  A.组织建立班集体 B.评定学生操行
  C.家校联系 D.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
  21.学生愿意参加咨询活动进而产生积极改变的根本前提是( D )
  A.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B.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
  C.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 D.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
  22.着重训练行为的咨询方法是( A )
  A.系统脱敏法 B.鼓励表达
  C.深入共感 D.身体放松
  23.能测到预先想测的知识和能力的程度是测验的( C )
  A.难度 B.信度
  C.有效性 D.区分度
  24.教师资格考试属于( B )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总结评价
  25.位于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第二个层次的是( B )
  A.教育法 B.部门教育法
  C.教育行政法 D.地方性法规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10月21-26日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联系
微信
学习群
微信
学习群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