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自考《中国近代经济史》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题:
1、商品经济:概念:所谓商品经济,就是生产目的直接为市场交换而进行的一种扩大再生产的经济形态。它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两个方面。
表现:明清时期,特别是到了鸦片战争前夕,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主要表现在:
(1)手工业生产门类增多(冶铁、缫丝、采矿、陶瓷、榨油、造纸、印刷、酿酒、制盐、造船等)。
(2)部分地区农业生产有了新的发展(如粮食生产有了专业化地区;商品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有所扩大)。
(3)商业信贷有所发展。据张国辉:《清代钱庄、票号研究》。我国民间金融活动中出现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
2、片面最惠国待遇:通常指的是缔约国双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被称为“最惠国待遇”。但在近代史上,中国与外国签订的许多协定中,中方给予外方以许多优惠条款,却得不到外方给予的相应条款。因此,这些优惠条款被称作“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缺乏平等的国际地位和权益,正处于被侵略、被奴役的状态。
3、官督商办:官督商办,就是政府出面招揽商股,以私人资本创办、管理近代企业。十九世纪后半期洋务派民用工业的主要创办形式是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区别,主要有两点:一是资金来源不同。官督商办企业的全部投资都是私方,官方没有投资。有些官督商办企业在创办初期虽然也有官方资金,但这部分官方资金不是投资,而属于临时垫拨性质,以后要逐年取利抵还的。而官商合办企业则不同,官商合办企业是官方和私方都有投资。 二是管理权限不同。官商合办企业,大权都在官方手里,私方很少权力,并且私方一般无权过问企业事务。而官督商办企业,大权虽也主要在官方手里,但一般来说,私方的权力比官督商办企业中私方的权力要大一些。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这两种形式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有一定的历史条件。从清政府来看,当时财政困难,府库空虚,缺乏经费,急需钱用,但是又不放心私人自由开办厂矿,因此就想通过“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形式,来利用、控制和侵吞私人资本。按照洋务派官僚的话来说,就是“收天下之财为已用”。
4、资本输出: 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国家或资本家集团将本国资金定期或不定期向外输出,以获取高额利润。在近现代史上,与商品输出相比,资本输出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侵略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3年4月山东自考《播音与主持创作基础》练习试题:填空/选择
03-1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广告策划》随堂练习试题及答案
03-142023年4月山东自考《广告策划》重点试题及答案
03-142023年4月山东自考《广告策划》练习试题及答案
03-14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一答案解析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一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二答案解析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二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三答案解析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三
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