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封建社会由王侯、长官训诲僚属的下行文种。
2、符――我国古代由唐朝至明朝相沿设置的一种下行公文
3、诺――画诺。是长官批准公文生效的制度。画,为写字动作;诺,为所写文字,意为赞同、应允。
4、指挥――唐、宋特定公文用语。用于概括指称高层上级的下行公文。既可以指称皇帝的“诏”、“敕”,也可以指上级官署的公文。“指挥”虽称上级公文,但并不局限于指某一文种的公文。
5、本寺――该寺。宋代公文中的称谓“本”,有时不是自称,属于特殊用法。
6、者――古代表示公文正文结束的语气词,起截止符号的作用,无实意。
7、词语的词汇义――根据词语通常适用范围以词典规范了的词义。
语境义――根据由行文对象、指称事物、讲话场合或前后文意等所构成的语言环境,经补足或选择后所确定的词义。
修辞义――作者在该文中特别赋予该词的临时义。亦指该词语原本不具备的含义。
8、牌――清朝沿袭明代而正式设置的法定下行公文文种,由各文、武衙门向所辖下级发布命令、指示性内容的公文。
9、标朱――发文衙署长官用红笔在下行公文上点圈、勾勒或加书文字,以提示要点并显示威严的一种文书处理制度。
10、札子――是宋代中央衙署变异“堂札子”而创设的下行文种。其名称经历了“堂札子――中书札子――札子”的演化,并进而演变为“札付”文种。 札――清代从札付文种分化,融汇上级长官行于属下的书札而形成的下行公文文种。谕――清代由长官告晓属员的下行公文文种。
11、画行――我国古代,由下行公文的责任人批准公文生效发出的法定行为。其中,“画”也称“判”,是长官加书批语的动作;“行”,是批语的文字内容。
12、票――清代作为派遣官、役执行任务凭证,或向属下发布命令、指示的下行文种。 票银――亦称“红票”,为完纳税金的凭证。后演变为向钱庄、票号兑取银、钱的凭证“银票”、“钱票”。火票――动用各驿站马匹递送紧急公文的兵部凭证性文书。多预印空白,交司员收存,“遇有急需,方可填写。”差票――官府差遣衙役勘察案情、传唤人证、拘押人犯的凭证性公文。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3年4月山东自考《播音与主持创作基础》练习试题:填空/选择
03-1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广告策划》随堂练习试题及答案
03-142023年4月山东自考《广告策划》重点试题及答案
03-142023年4月山东自考《广告策划》练习试题及答案
03-14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一答案解析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一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二答案解析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二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三答案解析
01-172022年4月山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三
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