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02008692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自考网>自考试题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3年4月山东自考《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练习试题:论述

时间:2023-03-15 17:28:23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2023年4月山东自考正在备考阶段,山东自考网会持续为大家更新关于山东自考报名、山东自学考试免考、山东自学考试时间、山东自考复习资料等相关内容,想要了解的考生可以关注山东自考网。

  1论述一池三山园林格局的形成

  一池三山”是中国一种园林模式,源于中国的道家思想,并于以后各朝的皇家园林以及一些私家园林中得以继承和发展。三山指神话中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并有仙人居之,仙人有长生不老之药,食之可长生不老,与自然共生。

  起源: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妄想长生不老,曾多次派遣数千人寻仙境、求仙药。毫无结果,只得借助园林来满足他的奢望。 秦始皇修建“兰池宫”时为追求仙境,就在园林中建造一池湖水,湖中三岛隐喻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受此启发,汉高祖刘邦在兴建未央宫时,也曾在宫中开凿沧池,池中筑岛。2论述现代景观设计产生的背景

  汉武帝在长安建造建章宫时,在宫中开挖太液池,在池中堆筑三座岛屿,并取名为“蓬莱”、“方丈”、“瀛洲”,以模仿仙境。此后这种布局成为帝王营建宫苑时常用的布局方式。这种布局可以丰富湖面层次,打破人们单调的视线,所以逐渐成为经典,为历代山水园林所用,至今传承了2000余年。

  道家思想: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池三山”有着极其深刻的文化渊源,是与中国的道教是分不开的。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与儒、佛并称三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尊老子为教主,老子以“道”为最高范畴,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而生成万物,亦是万物存在的根据。他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时主张“大地以自然为运,圣人以自然为用,自然者道也”。后来,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以自然为宗,强调无为。他认为自然界本身是最美的,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老庄看来,大自然之所以美并不在于它的形成,而恰恰在于它最充分、最完全地体现了这种“无为而不为”的“道”,大自然本身并未有意识地去追求什么,但它却在无形中造就了一切。道家还推崇神仙思想,传说东海之东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并有仙人居之,仙人有长生不老之药,食之可长生不老,与自然共生。道家的自然观影响到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上,便是崇尚自然,师法自然,追求自然仙境。于是,以自然仙境为造园艺术题材的园林便应运而生。如最早为秦汉时期的上林苑。上林苑中有大型宫苑建章宫,建章宫北为太液池,大液池中中起三山,分别为蓬莱、方丈、壕例附图。这种“一池三山”的布局对后世园林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园林艺术的发展。

  2请结合英国工业革命阐述现代景观设计产生的历史背景

  答:

  产生背景:18世纪欧洲爆发的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从手工业时代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10月21-26日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联系
微信
学习群
微信
学习群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