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02008692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自考网>复习资料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0年10月山东自考《美学》真题及答案

时间:2021-08-10 11:18:46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2020年10月山东自考《美学》真题及答案

  简答题

  36、简要说明美学属于人文科学而不属于社会科学的原因。

  【答案】

  (1)作为人文学科的美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不一样。自然现象总显现为物质实存,完全与人生脱节;社会现象总呈现为客观物化形态的社会关系、组织、制度等;审美现象始终与人的生存实践、活动等相关,更关注非物化形态的社会现象。

  (2)美学作为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式和方法也不相同。自然科学追求对客观事物属性规律的精确掌握,采用观察、归纳、实验的模式;社会科学力求判断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采用调查问卷、量化统计等方式;人文学科更关注人的精神想象,而不追求研究的客观性,主体亲自参与、体验感悟。

  37、简述构成审美对象的物质因素。

  【答案】

  审美对象的物质因素主要是指构成具体事物的色彩、线条、形状、音响等可以被人的耳、目直接把握的感性属性。

  (1)色彩:色彩的审美意义主要表现在表情性和象征性两个方面。

  ①表情性:色彩能直接唤起人的某种感受和情感。

  ②象征性:在不同民族中,由于传统习惯,某种色彩与某种特定内容形成固定的联系,从而使色彩具有文化意义。

  (2)线条:人们在生活中对各种不同线条丰富的感受经验,是线条转化为审美条件构成因素的重要基础。

  (3)形状:是一切审美对象得以存在的最基本的层次,它本身还具有一定的表情性。

  38、简述审美形态的历史性

  【答案】

  (1)审美形态是特定的历史社会文化发展阶段的产物。

  (2)审美形态的具体内涵是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演变的。

  39、简述丑成为审美形态的原因

  【答案】

  (1)审美活动、主体和对象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决定了美不是纯的东西,审美对象也不是与现实世界相分裂的对象,丑也就必然会与美进入审美实践中。

  (2)在特定意义上,丑也可以显现为一种人生境界。

  (3)劳动作为人生实践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审美形态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的创造力和推动力。

  (4)现代主义思潮为丑冠冕堂皇地走进审美领域奠定了思想基础。

  (5)艺术作为人类主要的审美实践方式、主要审美成果以及重要的审美对象,客观上为丑形成审美形态奠定了现实基础。

  40、简述审美态度在审美呈现中的作用。

  【答案】

  (1)审美经验的第一个阶段是借助感知对对象感性特征加以把握,也就是使对象在主体的意识之中呈现出来。

  (2)不过,审美感知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以审美的态度对待对象的,因而审美态度的确立就成为审美活动开始的主观标志。

  (3)审美态度可以归结为主客体之间的一种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主体是否具有审美态度是其能否与对象建立审美关系并进入审美活动的关键。

  (4)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并不是首先通过自己的五官感觉,而是通过自己的整个身心来与对象建立关系的。

  41、简述理解美育内涵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

  【答案】

  (1)手段与效果一致的原则;

  (2)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兼顾的原则;

  (3)独特性原则。

  论述题

  42、试论审美对象的有限性和无限性

  【答案】

  (1)审美对象的开放性就是说审美对象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穷尽性。

  (2)如我国古典美学中经常谈到的“言有尽而意无穷”“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等,实质上都是对审美对象开放性特点的深刻揭示,就是说,审美对象既是有限的、确定的,但又具有无限性和不确定性。

  (3)审美对象的无限性寄居在它的有限个体的存在中,审美对象的不确定性和不可穷尽性就根源于它那既与过去沟通又向未来开放的生成性的结构之中。

  43、谈谈你对“艺术的核心功能是审美”这一命题的理解。

  【答案】

  (1)艺术的审美功能指艺术能凭借意象、意境的感染力等,使接受主体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提高艺术素养,改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拓展艺术鉴赏视野。

  (2)通过对艺术品提供的意象世界的欣赏、玩味,接受主体发现其中丰富多彩的美的形态,激发起内心的情感波澜,体验到那种人生情趣和意蕴。

  (3)艺术的功能是多样的,但是艺术的审美功能是其最核心的功能,艺术的多元功能须通过审美功能间接实现。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10月21-26日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联系
微信
学习群
微信
学习群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