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02008692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自考网>复习资料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0年10月山东自考《文学概论》真题及答案

时间:2021-08-09 17:50:38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2020年10月山东自考《文学概论》真题及答案

  名词解释

  题目1:陌生化

  【答案】

  (1)“陌生化”定义:从读者阅读效果说,指文学语言组织新奇或反常特性。

  (2)理论流派:俄国形式主义。

  (3)“陌生化”例子:什克洛夫斯基“为了恢复对生活的感觉,为了感觉到事物,为了使石头成为石头,存在着一种名为艺术的东西”;郭沫若《凤凰涅槃》“恢复对生活的感觉”。

  题目2:抒情的修辞策略

  【答案】

  修辞策略指运用各种修辞方式强化抒情效果的方法和手段。意象、隐喻、典故、悖论是较为重要的四种。

  (1)意象:意象是抒情文学的第一构成要素,是抒情作品的根基,可粗略理解为“心理画面”。例:“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2)隐喻

  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例:“抽刀断水水更流”。

  (3)典故

  典故是历史化的隐喻,是在神话或历史事件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当下事件、情状或环境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

  例:辛弃疾《贺新郎》九处用典。

  (4)悖论:表面上自相矛盾而实质上正确的语句。

  例:臧克家“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题目3:文学生产和文学消费

  【答案】

  文学生产定义:文学作品的生产,指作家观念形态的文学创作与物质形态的出版。

  文学消费: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文化、审美与娱乐等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欣赏的一项活动。

  简答题

  题目1:体验在文学活动中的美学功能

  【答案】

  体验在文学活动中的美学功能

  1、体验使艺术形象具有生气勃勃的活力。

  2、体验使艺术形象具有诗意的超越。包括获得对对象本身的超越和获得“童心”两个层面。

  2.典型的艺术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题目2:典型的艺术魅力

  【答案】

  (1)文学典型以生命形式呈现出无穷魅力。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一种生命形式,因此它能“激发人们的美感”。

  ①首先在于生命的斑斓色彩,如林黛玉。

  ②其次在于灵魂的深度,即它在何种程度上表达了人类解放自身的要求和改变现存秩序的愿望。如林黛玉表达了对爱情自由的憧憬,她的爱情具有民主化色彩,这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

  (2)典型的艺术魅力还来自它的真实性。阿Q的形象之所以感人,是因他背后站着一个爱恨交织的鲁迅。

  (3)典型的艺术魅力还来自它的新颖性。新颖性就是典型塑造的独创性。别林斯基称文学典型为“熟悉的陌生人”,黑格尔将典型性格(总特征)视为独特的“这一个”。

  (答出以生命形式呈现出无穷魅力、生命的斑斓色彩、灵魂的深度、真实性、新颖性结合适当论述就可以满分)

  题目3:中国抒情作品中最常见的几种原型意象和抒情母题有哪些?

  【答案】

  (1)原型意象:是指在抒情传统中长期使用并产生了固定内涵的模式化意象,如中国抒情传统中的“浮云、大雁、流水、杨柳”等。

  (2)抒情母题:是指在某种抒情传统中基于某种原型意象而形成的内涵相对固定的大型主题,如中国抒情传统中的“思归、怀乡、伤逝、惜别”等。

  题目4:作家应有怎样的文化修养

  【答案】

  文学创作的主观条件

  (1)文化修养。如丰富的生活积累,广博的文化知识与娴熟技能,较高人格修养,如“有一等襟抱,才有一等真诗”强调人格境界,对文学的特殊爱好。

  (2)作家的独特素质,作家应处于创作激情中,如欧阳修作文章“马上、枕上、厕上”,还需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对语言的超常驾驭能力等。

  题目5: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美学特征

  【答案】

  后现代主义的特点包括

  (1)它打破了文化形式的界限,磨平高雅与通俗文学的区别。

  (2)打破对深度意义的追求,艺术作品在意义层面是平面化的。

  (3)丧失历史意识和意义深度,人物也只是木偶,“只剩一个影子”。

  (4)文本的拼贴、布置。代表作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论述题

  1.谈谈你对节奏的理解

  【答案】

  文学语言组织语音层面包括节奏

  “节奏”定义:节奏是文学语音层面的基本形态之一,是语音在一定时间里呈现的长短、高低和轻重等有规律的起伏状况。

  “节奏”的例子:杜甫《秋兴》“江间波浪兼天涌”、闻一多《死水》。

  (在论述中,提到语音层面,节奏定义,然后把节奏结合你所知道的例子论述,即可得分)

  2.叙述内容的基本特征

  叙述内容包括故事,人物,行动。

  (一)故事定义:故事是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叙述的核心内容。组成故事的要素包括事件、情节、情景。

  (二)人物

  1、人物的二重性

  (1)“行动素”:人物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行动主体,格雷马斯称之为“行动素”。

  (2)“角色”:具有生动形象和性格特征的人。

  2、人物分类:福斯特将人物区分为“扁平”和“圆形”两种。进一步还可以把人物分为表意型人物、典型人物、“性格”人物等。

  (三)行动定义:行动是人物有目的的行为,它是事件发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

  3.结合实例谈谈文学风格的审美构成

  【答案】

  文学风格的审美构成

  1、文采:指作品中的言语色彩,是文学风格的外表。说到底是“语言的特殊的组合”,也即风格的存在方式。

  2、情调:指作品中的情感格调。

  3、气势:指作品中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的运动状况,韩愈提出“气盛言宜”。

  4、氛围:指弥漫于作品中的特定气氛,往往与景物、场面、环境相结合,构成特定的意境和情境。不仅是风格的组成部分,也是“风格探讨的手段”(泰勒)。

  5、韵味:指作品言语结构所产生的情趣和意味。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10月21-26日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联系
微信
学习群
微信
学习群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