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产品销售业务的核算
一、产品销售收入的核算
(一)产品销售收入的确认
销售收入确认的时间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在销售时确认销售收入。
2. 在销售前确认销售收入。
3. 在销售后确认销售收入。
(二)账户的设置
产品销售收入: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收入的账户。这个账户的货方用来登记企业销售产品所取得的收入,借方登记发生销售退回和销售折让时应冲减本期的产品销售收入,以及月末将本期所发生的销售收入转入本利润账户贷方的全部金额。期末结转后这个账户没有余额,产品销售收入账户应该按照产品品种或者劳务的类别开设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应收账款: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因销售产品向购买单位收取货款的结算情况的账户。如果由于销售产品存在着应收未收货款的业务,就应设置这个账户。应收账款账户的借方登记由于销售产品而发生的应收款项,贷方登记收回的应收款项,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这个账户应按照不同的购买单位,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以便反映和监督各个部门单位和企业结算货款的情况。
应收票据:企业的销售产品的时候,或购买单位采用商业承兑汇票或者银行承兑汇票结算方式结算货款,企业就应设置“应收票据”账户。用来反映监督与购买单位开出的商业汇票的结算情况。企业应该设置“应收票据备查账”逐笔登记每一应收票据的详细资料,收到款后再逐笔注销。
预收账款:预收账款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预收货款的发生与偿付情况。企业在业务较少的情况下,不设置“预收账款”账户,通过“应收账款”账户来完成核算。记录的方法与“预收账款”方法一样。
(三)产品销售收入的总分类核算(略)
二、产品销售成本费用的核算
(一)账户的设置:
产品销售成本: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已经销售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和结转的账户。为了便于计算各种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成本账户按照产品的品种或者劳务的类别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产品销售费用: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销售费用的账户。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应该由企业负担的产品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广告费,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经费等等。各种销售费用发生时记入产品销售费用的借方,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利润账户借方的产品销售费用。结转后这个账户没有余额。
产品销售税金:是用来反映和监督应由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等负担的各种销售税金。比如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及附加等等。产品销售税金账户的借方登计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计算的方法计算出的应负担的产品销售税金。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利润账户借方的产品销售税金。结转后这个账户没有余额。
借:产品销售税金: 借:应交税金――城建说:
贷:应交税金――城建说: 贷:银行存款:
借:产品销售税金: 借:其他应交账款――教育费及附加:
贷:其他应交账款――教育费及附加: 贷:银行存款:
(二)产品销售成本、费用的总分类核算
第六节 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
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利润,是由以下几步计算而得:
第一步: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
第二步:营业利润=产品销售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第三步: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第四步: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企业实现的净利润,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分配,提取盈余公积金,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弥补亏损等。
一、利润实现的核算
(一)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核算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对组织和管理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行政管理各部门人员的工资及按这个工资额的14%提取的福利费、办公费、折旧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业务招待费、坏帐损失、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劳动保险费等。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产品销售费用,因与产品制造没有直接关系,因而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而是作为期间费用直接从当期损益中扣除。管理费用账户的借方主要内容包括:1.支付本月各项管理费用2.结算本月应付各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及提取福利费3.各行政管理部门用固定资产提折旧4.待摊费用的摊销5.报销差旅费6.支付退休人员工资。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对筹集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银行利息的净支出,也就是用银行借款利息支出减去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后的净支出等等。
(二)营业外收支的核算
营业外收支:是指那些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收入和支出。包括营业收入和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入就是指那些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收入。包括:(1)固定资产盘盈和固定资产转让的净收入;(2)由于发生了应付而付不出的款项,转为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是指那些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的支出。包括:(1)固定资产盘亏和固定资产转让的净损失;(2)材料等存货由于自然灾害的原因造成的意外损失;(3)职工子弟学校和技工学校的经费支出等等。
(三)所得税费用(税率:33%)
所得税:是企业依照国家税法的规定,对企业某一经营度的所得,按照规定的税率,计算并交纳的税款。计算的基本公式是: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所得税前利润中予以调整的项目)
分期预交所得税的计算:
当期累计应纳所得税额=当期累计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当期应纳所得税额=当期累计应纳所得税额-上期累计已纳所得税额。
(四)利润实现的核算
为了反映和监督企业本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应设置“本利润”账户。“本利润”账户贷方登记从各收入账户转入的本期发生的各种收入;借方登记从各费用账户转入的本期发生的各种费用,将收入与费用相抵后,如果收入大于费用,即为“本利润”账户的贷方余额,表示本期实现的利润。如果费用大于收入,即为“本利润”账户的借方余额,表示本期发生的亏损。在度中间,“本利润”账户的余额保留在本账户,不予转帐,表示从1月1日截止本期本度累计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末时,应将“本利润”余额转入“利润分配”账户,结转后“本利润”账户在末应该没有余额。
二、利润分配的核算
企业利润分配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提取盈余公积金。盈余公积金一般按照本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
2.分配给投资者。
(一)账户的设置
1.“利润分配”账户。企业进行利润分配,意味着企业实现的“利润”这项所有者权益的减少,本应记入“本利润”的借方,直接冲减本实现的利润额。末,企业将全实现的净利润从本利润账户的借方结转记入“利润分配”账户的贷方。结转后,“利润分配”账户如果为贷方余额,表示末未分配的利润数额;如果有借方余额,表示末未弥补的亏损额。
2.“盈余公积”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金的增减变动和结余情况的账户。“盈余公积”账户的贷方登记从税后利润(即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的数额;借方登记盈余公积金的支用数,如转增资本或者弥补亏损等,这个账户的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期末盈余公积金的结余数额。
3.“应付利润”账户。应付利润: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向投资者支付利润情况的账户。“应付利润”账户的贷方登记企业计算出的应支付给投资者的利润数额,借方登记实际支付给投资者的利润数额,期末余额如果在贷方,表示应付而尚未支付的利润额;如果在借方,则表示多支付的利润额。
(二)利润分配的总分类核算(略)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3年4月山东自考宪法学考点:其他设立宪法法院的国家
03-1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刑法学名词解释:特殊身份
03-1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刑法学名词解释:战时临阵脱逃罪
03-1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刑法学名词解释: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
03-1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刑法学名词解释:义务冲突
03-1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刑法学名词解释:单位犯罪
03-132023年4月山东自考《经济法》复习资料(16)
03-142023年4月山东自考《经济法》复习资料(11)
03-142023年4月山东自考《文化政策与法规》章节讲义:第四章
03-152023年4月山东自考《秘书学概论》问答题总结(6)
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