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国际物流
国际物流:是指当生产和消费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独立进行时,为了克服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空间隔离和时间距离,对物资(商品)进行物理性移动的一项国际商品贸易或交流活动,从而完成国际商品交易的最终目的,即实现卖方交付单证、货物和收取货款,而买方接受单证、支付货款和收取货物的贸易对流条件。国际物流活动包括进口和出口供应链,涉及订单处理、支付程序、运输和储存管理、用户服务等环节。
国际物流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1. 各国物流环境存在差异;
2. 国际物流系统范围广;
3. 国际物流必须有国际化信息系统的支持;
4. 国际物流的标准化要求较高。
国际物流的目的是在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以合理的价格为合适的客户获得合适的商品。
国际物流的要求:质量要求、效率要求、安全作用、经济要求。
国际物流系统由商品的包装、储存、运输、检验及国际配送等子系统构成。其中,运输和储存是物流系统的两大支柱。
国际物流成本核算没有统一的标准,常见的核算方法有:
1. 支付形态计算物流成本;
2. 按包装、配送、保管、运输、信息、物流管理等功能计算物流费用;
3. 按适用对象计算物流成本。
常用的运输方式有:水上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及航空运输等。
选择运输方式应考虑:运输成本、运行速度、货物本身特点、货物数量及物流基础设施条件等。
各种运输方式的定义及其优缺点?
国际公路运输是指国际货物借助一定的运载工具,沿着公路跨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的移动过程。
主要优点有:
1. 机动灵活;
2. 直达性能好,可实现“门到门”的运输;
3. 适应性强,受地理、气候条件影响小且运行范围广;
4. 可以广泛地参与到其他运输方式的联运中,是港口、机场、铁路、车站物资集散的必要手段。
主要缺点有:
1. 州际运输中,它在国际贸易运输中的地位不及海运和铁运;
2. 公路运输载货量有限;
3. 运输成本较高;
4. 易造成货损。
铁路运输的优点:
1. 一般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可保障全的货物运输而且运量较大,速度较快,有高度的连续性,运转过程中可能遭受的风险较小。
2. 办理铁运手续比海运简单,而且发运人和收货人可在就近的始发站(装运站)和目的站办理托运和提货手续。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3年4月山东自考宪法学考点:其他设立宪法法院的国家
03-1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刑法学名词解释:特殊身份
03-1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刑法学名词解释:战时临阵脱逃罪
03-1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刑法学名词解释: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
03-1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刑法学名词解释:义务冲突
03-1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刑法学名词解释:单位犯罪
03-132023年4月山东自考《经济法》复习资料(16)
03-142023年4月山东自考《经济法》复习资料(11)
03-142023年4月山东自考《文化政策与法规》章节讲义:第四章
03-152023年4月山东自考《秘书学概论》问答题总结(6)
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