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指各国的货物、服务、资本、技术和人员跨越国界大规模、高速度地流动,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经济上相互联系与依存、相互渗透和扩张、相互竞争和制约的程度日益加深,并不断向纵深发展的态势、进程和趁势。
为什么说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并在90年代形成高潮?
二战后,意识形态的对抗割裂了世界市场。在两大阵营尖锐对立的时代,经济全球化充其量仅仅是“半球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转型国家、发展中国家积极进行市场化改革,并实行开放政策。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各国的基本经济体制。这为经济全球化的真正形成提供了基础与前提。
生产全球化的含义:
1. 单个企业(主要是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生产向纵深推进,其跨国经营的分支机构在数量上和地域上极大地扩展,在组织安排和管理体制上超越国界;
2. 借助跨国公司以及分支机构间多种形式的联系,逐步建立以价值增值链为纽带的跨国生产体系,处于国际分工不同层次的国家被有机地纳入在国际生产体系之中。
生产全球化对产业带来的影响:
1. 生产的全球化使世界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使一些产业的整体转移,而且使同一产业的一部分产业环节转移;
2. 生产全球化使最终产品成为“国际性产品”。
贸易全球化的具体表现:
1. 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增长迅速。1990-1998,国际货物贸易量、货物贸易额和服务贸易额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5%、6%、7%;
2. 国际贸易的种类不断增加,涌现出许多新商品;
3.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并动作促进了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三层含义:
1. 金融活动跨越国界,形成无国界金融;
2. 金融活动按同一规则运行,在全球范围形成统一的金融体系,资本市场按通行规则运行;
3. 在统一的国际金融市场,同质的金融资产在价格上趋于一致。
金融全球化的表现:
1. 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动;
2. 金融业务与机构跨境发展;
3. 各国利息率等指标联动和全球利息率的下降;
4. 通过合并和兼并,超巨型商业银行和超巨型投资银行不断涌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信息技术有哪些进步?
1. 作为信息技术核心的电脑技术,发展速度呈指数状;
2. 信息传输技术已经跃上新台阶;
3. 信息高速公路正覆盖全球。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3年4月山东自考宪法学考点:其他设立宪法法院的国家
03-1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刑法学名词解释:特殊身份
03-1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刑法学名词解释:战时临阵脱逃罪
03-1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刑法学名词解释: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
03-1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刑法学名词解释:义务冲突
03-1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刑法学名词解释:单位犯罪
03-132023年4月山东自考《经济法》复习资料(16)
03-142023年4月山东自考《经济法》复习资料(11)
03-142023年4月山东自考《文化政策与法规》章节讲义:第四章
03-152023年4月山东自考《秘书学概论》问答题总结(6)
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