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02008692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自考网>复习资料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1年10月山东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要考点(8)

时间:2021-04-30 15:26:31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要考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诗经》(下)

关于《诗经》的编订,汉代有“孔子删诗”的说法。司马迁首发此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成)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史记·孔子世家》)实际上,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公子季札在鲁国观周乐,所奏各国的诗歌及雅、颂,其编排次序大体与今传《诗经》相同。而这一年孔子只有8岁,当然不可能删订《诗经》。今人一般认为,《诗经》的编订,应是经过周王朝乐官们的筛选、整理和加工,逐步编定的。经手者非一人,完成也非一时。

今传《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编辑,这大概是久已有之的分类法。其分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一般认为是所用音乐的不同。南宋郑樵就说:“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通志·昆虫草木略》)“风”,是各地不同的音乐:“雅”是正声,是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今人普遍赞同这个看法。

先秦时,《诗经》本称《诗》或《诗三百》、《三百篇》,到汉代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汉代首先传授《诗经》的:有鲁人申培、齐人辕固、燕人韩婴、赵人毛苌四家,分别称为鲁诗、齐诗、韩诗、毛诗。齐、鲁、韩三家《诗》于魏晋到北宋期间相继亡佚,只有《毛诗》流传到今天。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10月21-26日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联系
微信
学习群
微信
学习群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