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共产主义社会的内涵: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的消失,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2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精神境界的极在提高表现在:人们树立了高度自学的劳动态度,遵守社会纪律,团结互助,诚实友爱,完全从社会公共利益出发进行劳作和参加社会活动,人人都习惯于遵守社会公共生活的基本准则。
3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联系和统一。一方面,远大理想是现阶段共同理想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远大理想的坚实基础。
4为什么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共产主义需经更长的实践过程:当今世界上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国家,一般经济发展都相对比较落后,这些社会主义国家要经过更长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才能在将来实现共产主义。我国原来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商品化的程度很低,自然经济占相当大比重,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必须经历一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发展过程,以便实现工业化与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和国际化。这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本国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6实现共产主义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有(为什么共产主义要建立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①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技术基础;②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极大提高;③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极大提高;④建立起同高度社会化生产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⑤消灭旧的社会分工特别是三大差别,造就出体力和智力全面发展的新人;⑥在全世界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自行和消亡。
7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①人们完全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②人们完全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三大差别”消失,即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③人们完全摆脱了仅仅是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④人们完全摆脱了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
8全人类的解放包含着深刻和丰富的内容:①人类从自然界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摆脱盲目自然力的支配,成为自然界的主人②人类从旧的社会关系束缚下解放出来,摆脱一切剥削和旧式分工的束缚,成为社会的主人③人类从剥削阶级的思想观念下解放出来,摆脱传统观念和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成为社会意识的主人。
9为什么阶级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自行灭亡:共产主义社会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上,随着世界范围内彻底消灭了私有制,从而铲除了阶级对立存在的深刻经济根源,依靠生产资料私有制所形成的剥削阶级将归于消失,阶级差别和阶级矛盾也将不复存在。
10为什么国家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自行灭亡: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统治工具。在共产主义社会里,随着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彻底消灭,全体社会成员都将融和为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劳动者,因而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社会强制力量的国家机关也随之退出历史舞台而自行消亡。所谓国家自行消亡,表明只有在阶级被彻底消灭的条件下,国家才能随着阶级的消失而失去其存在的必要,从而自然而然地自行消亡。
11什么是共产主义的精神境界: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表现在多方面,人们树立了高度自觉的劳动态度,遵守了社会纪律,团结互助,诚实友爱,完全从社会公共利益出发进行劳作和参加社会活动,人人都习惯于遵守社会公共生活的基本准则。人们既要摆脱了封建的、保守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又要摒弃了以利己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思想意识,树立了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共产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12怎样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共产主义社会之所以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由于共产主义社会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具备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①人们完全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②人们完全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③人们完全摆脱了仅仅是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④人们完全摆脱了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中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一方面,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在社会集体中才能实现,要以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为支撑。另一方面,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又能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出更加璀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力地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
13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的共同特征和重大差别: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为社会主义社会,第二阶段或高级阶段为共产主义社会。狭义的共产主义社会则专指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同属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形态,共同特征:①二者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都属于劳动者共同所有,并为社会共同的利益服务②二者的生产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③二者在公有制范围内的产品分配,都按照有利于社会发展和实现劳动人民利益的原则进行④二者都要消灭剥削制度,劳动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⑤二者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集体主义为意识形态的核心。重大区别:①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虽有了较大发展,但生产力水平仍比较低,②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但公有制本身还存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等多种形式,共产主义社会则建立起单一的社会公有制③社会主义社会在公有制范围内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和多种分配方式。共产主义社会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则是按需分配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商品经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价值规律仍起调节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而共产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归于消亡,社会经济的发展将由计划所调节⑤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旧式分工和三大差别,而在共产主义社会,旧式分工和三大差别已消失,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人们将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⑥社会主义社会要消灭剥削制度,但阶级和阶级差别和国家在一定范围内还长期存在,共产主义社会则消灭了一切阶级和阶级差别,国家将自行消亡⑦社会主义社会虽已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但仍存在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思想影响,小资产阶级习惯势力也长期存在。共产主义社会,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都将极大提高,建立起高度的精神文明。
14为什么说共产主义事业已经在实践之中:我们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从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正是共产主义事业在现阶段的实践。所以,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早已存在于我国的现实生活之中。
15实现共产主义为什么是一个不断实践的长期过程:①实现共产主义要在实践中长期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过程中,没有经验可循,必须在实践中去探索②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和向是共产主义的过渡要经历长期的实践过程。在社会主义社会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在将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③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共产主义需经更长的实践过程。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必须经历一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发展过程,这个初级阶段至少需要上百时间④共产主义在世界范围的实现是长期、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
16为什么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⑴因为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了要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⑵社会主义社会是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⑶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实现共产主义所具备的基本条件,概括地说就是:①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技术基础;②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极大提高;③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极大提高;④建立起同高度社会化生产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⑤消灭旧的社会分工特别是三大差别,造就出体力和智力全面发展的新人;⑥在全世界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自行和消亡。实现共产主义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要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才能创造出来。
17为什么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是人类最美好最崇高的社会制度,因而我们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树立,可以为人们从事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和思想动力。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归宿,是凝聚一切进步社会力量、推动社会不断前进的精神航标
18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包括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前后相互衔接的两个阶段
19简述“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内容:⑴人类从自然界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摆脱盲目自然力的支配,成为自然界的主人⑵人类从旧的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摆脱一切剥削压迫和旧式分工的束缚,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人⑶人类从剥削阶级的思想观念下解放出来,摆脱传统观念和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成为社会意识的主人。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3年4月山东自考宪法学考点:其他设立宪法法院的国家
03-1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刑法学名词解释:特殊身份
03-1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刑法学名词解释:战时临阵脱逃罪
03-1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刑法学名词解释: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
03-1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刑法学名词解释:义务冲突
03-1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刑法学名词解释:单位犯罪
03-132023年4月山东自考《经济法》复习资料(16)
03-142023年4月山东自考《经济法》复习资料(11)
03-142023年4月山东自考《文化政策与法规》章节讲义:第四章
03-152023年4月山东自考《秘书学概论》问答题总结(6)
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