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02008692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自考网>复习资料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2年山东自考社会发展论章节考试重点四

时间:2022-06-20 17:54:14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第三讲 现代化的内涵与基本内容

一、现代化概念的界定(重点掌握)

(一)现代化的定义

所谓现代化,就是世界范围内、以工业化为发端的、以一个个民族实体为其载体的整个社会的变革,这种变革的结果就是现代社会。

(二)西方化的界定及误区

西方化认为非西方国家内部没有促成现代化的因素,只有依靠输入大量的西方文明以更换自身体内的原有成分,方可实现现代化。这种界定的错误在于,把一种特殊的现代化范式作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现代化通则。它没有看到,由于各个国家的历史基础、民族传统、自然基础以及所处国际环境等诸项条件的不重复性,因而具体的现代化模式也必定具有不重复性,已有不少非西方比较成功的后发国家和地区的经验验证了这一界定的不准确性。

(三)工业化的界定及误区

工业化认为现代化就是工业化,现代社会就是发达社会。这种界定错误之处在于它失之片面,没有看到工业化只是现代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远不是其全部内容。现代化涉及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单纯的工业化并不意味着整个社会的现代化。

二、现代社会的基本内容

(一)发达的经济

(二)高度的社会分化和社会整合(重点掌握)

1、社会机体中的差异成分日益增多,社会机体的内部结构趋于复杂化;2、分化后的各种子单元的相对自主性逐渐形成;3、社会机体的整合性大为提高。

(三)城市化(重点掌握)

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社区集中的过程,它通过原有城市的扩大、非城市社区向城市社区的转化以及新建城市三种途径来实现,结果是城市数目增加,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程度的如何标志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的程度如何。

(四)世俗化

(五)占据突出位置的现代知识

三、现代化的十项指标(重点掌握)

(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当年价、当年汇率)为3000美元以上

(二)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逆指标)占12-15%

(三)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占45%以上

(四)非农业就业人员在总劳动者中的比重占70%以上

(五)识字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成人识字率)占80%以上

(六)大学生占适龄人口的比重占10-15%(平均为12.5%)

(七)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0%以上

(八)平均每个医生服务人口(逆指标)为1000人以下

(九)平均预期寿命为70岁以上

(十)人口自然增长率(逆指标)为1%以下

思考题:

1、将工业化等同于现代化的主要误区何在?

2、试述社会分化的基本含义。

社会分化指社会系统的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的过程。社会分化具有两个特征:功能专一化和地位多样化。

3、城市对于社会发展有哪些推动作用?

城市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一,对于经济的发展有着节约成本和聚集效益的意义;其二,具有社会中心的功能。城市是文化、科技、教育、政治、社会以及服务的中心;其三,对于农村区域的发展也具有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城市对于农村的发展可以提供必要的支援并起着示范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吸收农村大量的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而造成的剩余劳动力。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10月21-26日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联系
微信
学习群
微信
学习群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