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02008692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自考网>复习资料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2年山东自考《公共政策》考点:8.4公共政策的监控

时间:2022-05-09 11:50:17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第四节 公共政策的监控

  1、政策监控的含义:是指为了保证政策系统的顺利进行,提高政策制定和执行质量,促进政策目标的实现和政策绩效的提高,必须对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加以监督和控制。

  司法机关对政策的监控是一种消极的形式。行政机关对政策的监控是纵向监控。

  2、政策监控的内涵:

  ①政策监控主体: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大众传媒、利益集团及政党和公民。②政策监控客体:是政策系统及其运行过程,包括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以及承担各项功能活动的个人、团体和组织。③政策监控目的。

  3、政策监控机制是指在政策监控实践中,政策监控的各个子系统,特别是政策监控主体的构成及其互动方式和规则,形成的一个总体。

  4、政策监控的主要功能

  ①保证政策制定合法化、科学化和民主化。②保证政策内容尽可能广泛地综合各种利益要求,使之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③保证政策贯彻落实,尽可能地避免政策过程中发生对政策误解、曲解、滥用、消极抵制甚至反抗。④及时准确、真实地发现政策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以便及时地实现政策的调整、完善或者终结。

  5、公共政策监督是指政策监控主体以一定的制度、法规为依据,对政策系统的运行包括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与终结等活动,进行监视和督促的行为。

  6、我国目前政策监督系统的构成:

  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协和各民主党派。②各级行政机关的主管部门或综合管理部门。③纪检监察部门。④审计、统计部门。⑤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等。

  7、政策监督的三个步骤

  ①建立必要的制度、法规,明确监督职责。②监督政策系统的运行情况。③对违背、残缺现行政策的行为手段予以惩处,纠正政策偏差。

  8、公共政策控制的含义:是指政策监控者为了保证政策的权威性、合法性和政策的有效执行,达成特定的政策目标,对政策过程尤其是政策执行过程的偏差的发现与纠正的行为。

  9、政策控制的程序:确立标准、衡量绩效、纠正偏差。

  10、政策控制的分类:

  ①预先控制;②同步控制;③反馈控制。或者①目标控制;②界限控制;③效力控制;④效应控制。及其各自的定义

  政策目标是公共政策的方向和实质所在。

  政策控制的方法:①矩阵控制法;②例外导向控制法。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10月21-26日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联系
微信
学习群
微信
学习群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