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02008692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自考网>复习资料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4年4月山东自考00318公共政策复习资料(三)

时间:2024-03-18 13:51:23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2024年4月山东自考00318公共政策复习资料(三)

        

        1、公共政策概念的定义及内涵

        (1)著名学者对公共政策概念的不同界定

        ---艾斯顿:公共政策是政府机构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戴伊:公共政策是一个政府选择要做的任何事或者它选择不去做的事情;

        ---安德森:由政府机关和政府官员所制定的政策;

        ---拉斯维尔: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伊斯顿:公共政策是对一个社会进行的权威性的价值分配

        (2)公共政策概念的定义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目标和公共利益,而经过政治过程制定、选择的方案。

        (3)公共政策的涵义

        ---公共政策是决策的一种特殊形态;

        ---公共政策是由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因此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

        ---公共政策是经过政治过程而拟定方案、优化方案、最后选择方案的结果;

        ---公共政策的三大要素是: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和公共利益;

        ---公共政策的实质是对价值进行的权威性的分配;

        ---公共政策有积极形式和消极形式。

        2、公共政策产生的初始条件。

        ---公共问题的形成

        ---公共决策机关的产生

        ---公共强制机构的出现

        提醒:注意“公共政策产生的三要素”与“公共政策的三要素”的区分。

        3、公共政策的本质

        (1)公共政策的认识论本质就是公共政策是理论与实践的中间环节。体现在:

        ---理论是政策的指导思想

        政策是理论的具体化。理论的内容影响或决定政策的内容,理论内容不同可能导致政策不同;理论的正确与否,决定政策的成败。

        ---政策是实践经验的提升并在实践中得到完善和发展。

        (2)公共政策的社会本质是公共政策是公共性与偏好性的对立统一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为着一定目标而进行的社会资源配置和社会价值的分配。所谓一定目标是自利性、阶级性和公共性的混合物;社会资源的配置是指政策主体为实现一定政策目标而进行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调配;所谓社会价值的分配是指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权力、财富等在不同社会群体间的分布,一般情况下,政府倾向于把社会价值分配给与其价值取向一致的社会群体。

        ---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体现为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为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而制定的。

        ---公共政策的偏好性是指政策过程,即政策问题认定、政策方案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以及政策调整与终结等每个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均是政策主体基于一定偏好而做出的选择。这种基于偏好的选择要受到政策主体价值观、自利以及不同利益诉求者力量大小的影响。

        ---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与偏好性的对立统一体现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推动。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10月21-26日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联系
微信
学习群
微信
学习群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