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02008692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自考网>山东地区 > 烟台 > 正文
自考攻略

烟台自考考试大纲00140国际经济学

时间:2022-02-22 10:16:48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考点 1:重商主义与贸易保护

重商主义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托马斯孟。

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一种国际贸易的“零和”理论。你之所得就是我之所失。

.大卫·休谟与亚当·斯密在十八世纪中叶指出重商主义理论存在两大重要缺陷。


考点 2:赫克歇尔-奥林模型

二十世纪 20 年代,瑞典经济学家伊莱赫克歇尔提出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 奥林模型认为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是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

考点 5:里昂惕夫之谜

经济学家在用投入—产出法分析美国出口品与进口竞争品的要素含量时,得出一个与生   产要素禀赋论相悖的结论,这就是里昂惕夫之谜。

考点 6:现代国际经济理论

新贸易理论认为一国贸易政策的最佳选择是.政府干预。从国际间经济资源流动的难度看,商品流动最容易,主要是因为其利益结果直观上就是“非零和”的。其次是资本的流动,   劳动力的流动最难。

考点 7:绝对技术差异论的特点

将反复论证的“劳动分工”可以提高生产率的理论推广到国际领域。

绝对技术差异论的证明简单、直观。

亚当斯密的绝对技术差异论是以机会成本不变为前提的。 绝对技术差异论的提出者是亚当斯密。

考点 8:相对技术差异论

即使一国处于绝对技术优势地位,另一国绝对处于技术劣势地位,通过优劣的相对分析,   或机会成本的分析,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础仍然存在,国际分工和贸易仍然可以给参加国带来物质消费水平提高的利益。

此理论由大卫李嘉图在他的经典著作《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中提出。


考点 9: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

所谓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和实际接受的价格之间的差额。所谓消费   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和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   余之所以作为“剩余”的基本原因在于,这是它们分别得到的额外所得。对消费者来说,这   是一种心理满足。生产者剩余则是成本与接受价格之间的差额。

考点 10: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的限制条件

国际贸易远不是自由的;

各国生产的产品并不相同,使用的生产要素也有差别;

存在各种形式的国际贸易成本,或交易成本。


考点 11:雁形模式

净出口在时间轴上表现为一种类似“大雁飞行的状态”,即表现为出口产品从低到高,   再从高到低的过程。

考点 12: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1938 年,D罗伯特逊提出,“国际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1970 年,IB克拉维斯提出国际贸易的作用不能高估,对外贸易至多只是“经济增长的侍女”。

考点 13:倾销的类型

一是持续性倾销,二是掠夺性倾销。


考点 14:浮动汇率制度的缺点

第一,浮动汇率制度加大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的不确定性。第二,浮动汇率制度加剧了国   际金融市场的动荡。第三,减少国际储备的保有量,节约储备成本。第四,可避免汇率在短   时间内大起大落,缓解汇率波动对经济的冲击。

考点 15:贸易创造、贸易转向

贸易创造: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和福利水平   的提高。贸易转向: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并建立共同对外关税所带来的相互贸易,代替   了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从而形成的贸易方向的转移。

考点 16:亚洲四小龙

韩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省。


考点 17:即期交易

即期交易,是指一种在买卖契约的当天或次日进行交割的外汇交易。在外汇市场的各类   交易中,即期交易量最大。

考点 18:远期汇率的方法

如果远期差额的排列为由高到低,说明标价中的基础货币贴水,远期汇率=即期汇率— 远期差额;如杲远期差额的排列由低到高,则说明标价中的基础货币升水,远期汇率=即期汇率—远期差额。

考点 19:国际收支平衡表

际收支平衡表,是指以复式计账法系统记录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从   事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统计表格。

通常国际收支统计当中的贷方项目有:(1)商品出口;(2)外国居民在本国旅行或旅游的支出;(3)外国居民购买本国的其他劳务或服务;(4)本国居民海外投资所得的收入;

5)本国居民接受的馈赠、赔偿和其它单方面转移;(6)外国居民对本国进行投资;(7)   本国居民收回对外投资贷款。

通常属于借方项目的有:(1)本国居民进口商品;(2)本国居民在外国旅行或旅游支   出;(3)本国居民购买外国居民的其它劳务或服务;(4)向外国居民支付其在本国投资的   收益;5本国居民对外国居民的单方面转移;6本国居民向外国进行投资;7外国   居民收回其在本国的投资和贷款。

考点 20:经常项目

1通讯运输;国际间海陆空客运和货运收支,以及各种国际通讯、信息服务收支;2旅游收支;(3)保险费和保险赔偿支付;(4)投资收益,包括本国居民海外投资和国外居民在本国投资的利息、股息及利润的支付;(5)技术和专利使用费等。

考点 21:经常项目差额

当贷方总值大于借方总值时,经常项目顺差,反之则为经常项目逆差。


考点 22J 型曲线效应

一国货币贬值后,贸易收支变动对汇率变动作出反应的过程或变动的轨迹,被经济学家   们概括为“J 型曲线”。


考点 23::国际收支调整论吸收方法的内容

国际收支调整的吸收方法或收入调整论是亚历山大于 1952 年提出的。


考点 24:封闭条件下的乘数

假设 c 为边际消费倾向,s 为边际储蓄倾向,1/s 1/1c)就是收入乘数。


考点 25:金本位制的含义

所谓金本位,是指以贵金属——黄金作为商品流动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的货币制度。实行金本位的基本特征是:1以金币为本位货币。金币是用一定重量和成色的黄金铸造的铸币,其单位货币所含黄金的重量和成色称为金币的含金量;2金币自由铸造。在金本位制下,人们可以自由地将金块交给国家铸币局铸成金币;3黄金自由输出和输入。

考点 26: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政府确定该国的汇率制度。汇率制度的主要特征是:采取钉住汇率   制度,实行外汇管制,本国货币不能自由兑换外国货币。

考点 27:外国直接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正在成为各国追求的引进外资方式。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无需担心偿还   问题。

考点 28:金本位制

1816 年英国制定了《金本位制》,1821 年世界上首次实行金本位制。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严格的金本位制崩溃。

考点 29:金块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是一种不完全的金本位制。其特点是尽管规定金币作为本位币,但在国内不   流通金币,只流通银行券。

考点 30: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是)A.成员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美元与黄金保持固定的汇率。


以上就是东营自考考试大纲00140国际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关注本站,获取更多关于自考的备考资料,助力自考上岸。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10月21-26日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联系
微信
学习群
微信
学习群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