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02008692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自考网>学习方法 > 正文
自考攻略

山东自考马克思真题及答案,备考一手资料!

时间:2021-05-13 15:27:49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导读】自考想要考好,要重视真题,多看多练,很多考点知识点都会存在在真题里面,小编也整理了一下山东自考的真题,有需要的小伙伴们可以来看看,试着练一练。

  1.从内涵上说,马克思主义( )

  A.仅指马克思创立的理论

  B.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理论

  C.包括使用了马克思主义称谓的各种理论

  D.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后继者的理论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表现为它具有( )

  A.崇高的社会理想和坚实的实践基础

  B.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政治立场

  C.丰富的理论来源和科学的理论内涵

  D.完备的理论体系和严密的逻辑结构

  3.承认世界具有统一性的哲学是( )

  A.唯物论

  B.辩证法

  C.一元论

  D.可知论

  4.”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能回“这句谚语说的是时间具有( )

  A.客观性

  B.一维性

  C.有限性

  D.永恒性

  5.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 )

  A.坚持”两点论”

  B.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C.坚持“重点论”

  D.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假象同真象一样,也是客观存在的,这是-一种(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折中主义的观点

  D.诡辩论的观点

  7.对于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要经历完整的过程是( )

  A.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到实践

  B.实践到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

  C.感性认识到实践到理性认识

  D.实践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8.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 )

  A.真理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应

  B.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C.真理的检验标准只能是实践的真理

  D.是全面又是具体的

  9.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认识是否( )

  A.与领袖言论相符合

  B.与书本知识相符合

  C.与客观实际相符合

  D.与逻辑规则相符合

  10.社会存在是指( )

  A.生产力各要素的总和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总和

  C.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

  D.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11.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 )

  A.政治关系

  B.经济关系

  C.交往关系

  D.协作关系

  1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的是( )

  A.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他的经济基础

  B.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产生于它的经济基础之后

  C.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与经济基础变化同步

  D.上层建筑的任何部分的性质都由经济基础直接决定

  13.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界定强调的是 ( )

  A.人与人之间的区别

  B.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

  C.一切人的共有本质.

  D.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性

  14.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 )

  A.成正比

  B.成反比

  C.同比例

  D.没有关系

  15.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

  A.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B.劳动者有人身自由且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

  C.劳动者有人身自由且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D.劳动者有人身自由且丧失了一 切生活资料

  16.以下不属于资本积累后果的是( )

  A.工作日的延长

  B.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C.相对过剩人口形成

  D.贫富两极分化扩大

  17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

  A.政党制度

  B.民主制度

  C.国家制度

  D.选举制度

  18.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之前所处的阶段是( )

  A.自由竞争

  B.私人垄断

  C.垄断竞争

  D.寡头垄断

  19.在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资本主义国家向某些私人企业注入一部分资金,帮助他走出困境,这种行为属于( )

  A.建立资本主义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的一种

  B.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计划管理的一种方式

  C.国家和私人垄断在企业外部结合的一种方式

  D.国家和私人垄断在企业内部结合的一种方式

  20.当代国际垄断组织最主要形式是( )

  A.国际卡特尔、辛迪加和托拉斯

  B.国际辛迪加、托拉斯和跨国公司

  C.国际托拉斯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同盟

  D.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同盟

  21.为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和共同组织社会化大生产准备了最充分的物质条件和经济条件的是( )

  A.自由竞争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国家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D.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发展

  22.《乌托邦》是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作之一- ,其作者是( )

  A.圣西门

  B.傅立叶

  C.莫尔

  D.欧文

  23.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 )

  A.共产主义者同盟

  B.德国社会民主工党

  C.中国共产党

  D.俄国布尔什维克党

  24.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是( )

  A.与繁荣的封建社会相当的社会生产力

  B.远远高于以往一切社会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C.与资本主义国家相当的社会生产力

  D.建立在信息化、智能化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力

  25.在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人民的历史使命和共同理想是( )

  A.完全实现公民的自由平等

  B.完全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C.完全实现国家的文明和谐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选择题答案:1-5题 DBCBD 6-10题 AABCD 11-15题BACBC 16-20题 ACBDD 21-25题 BCABD

  二、简答题

  26、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是不把它当作教条,而是当做行动的指南,简述其理由。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

  (1)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它并不提供- -切问题的现成答案。

  (2)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必须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从马克思的一般原理出发。

  (3)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27、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对于认识本质的回答有什么不同?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对于认识本质的回答的不同。

  (1)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

  (2)在认识论上,唯物论都是反映论,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论的反映论是机械的。

  (3)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认识,不仅能反映外部事物的现象,而且经过人的思维对感性材料的加工,形成概念和理论,能够达到对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个过程同时也是主体的创造的过程。概念本身就是思维加工的产物;运用概念进行推理,去探索和发现新事物,在 观念中创造出自然界原来不存在的新物质形态。所以,认识的过程是反映与创造的统一, 这是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的能动性的突出表现,也是区别于机械唯物论反映论的根本标志。

  28、简述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指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9、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资本输出对输出国有哪些作用?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资本输出对输出国的作用:

  (1)为过剩资本找到了出路,并由此获得大量来自海外的高额利润和利息。

  (2)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控制输入国的重要手段。

  (3)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扩大商品出口的重要手段。

  (4)资本输出使金融资本的银行网遍布全世界,从而强化了金融资本在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上的统治地位。

  30、为什么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

  ①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革命

  ②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统治的革命;

  ③是为绝大多数

  ④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必须永葆革命性和先进性。

  三、论述题

  31、试述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原理: (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正确认识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

  (2)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把隐藏在事物内部的必然规律揭示出来,才能以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

  现实意义: (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实践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2)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按客观规律办事;(3)既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2、试述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两者相互制约,有主次之分。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

  0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0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03、社会基本矛盾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04、社会基本矛盾以生产力为起点。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同生产关系发生冲突,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变革,最终使整个上层建筑或快或慢也要发生变革;由此,推动着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化。

  33、试述货币的起源、本质与职能。

  (1)货币的产生

  货币的产生和起源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并不是聪明人的发明,也不是人们协商的结果。

  (2)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3)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①价值尺度职能。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指货币是衡量和计算- -切价值 量大小的社会尺度。

  ②流通手段职能。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指货币起着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

  ③贮藏手段职能。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

  ④支付手段职能。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指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当到期偿还货款时货币所执行的还款职能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所执行的职能。

  ⑤世界货币职能。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指货币越出一国的范围,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以上就是山东自考马克思真题及答案,备考一手资料!的全部内容。想获取更多关于山东自考的相关资讯,如山东自考报考时间、学习方法、复习备考、自考资讯、相关政策等,敬请关注山东自考网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10月21-26日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联系
微信
学习群
微信
学习群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