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自考考试大纲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批判精神。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首先在于它不带任何偏见,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 实地认识世界,其次在于它的深刻性,最后还在于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及其意义。
(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2)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3)意义:首先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其次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最后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2)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3)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4)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简述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3)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从起源上说,人类意识是社会性的劳动创造的。
意识的能动作用的表现: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创造性。(3)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4) 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这是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简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以及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
(1)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第二,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2)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项工作中,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把高度的实践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既要按规律办事,又要积极进取。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简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为什么认识具有反复性?
(1)从认识客体方面来考察:①客观事物本身往往是多种矛盾的统一体;②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③任何事物都是具体的和历史的。(2)从认识主体来考察: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
实践检验真理的绝对性、确定性以及相对性、不确定性。
(1)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是指:①认识是否是真理,只有通过实践来检验;②实践能够对人类的一切认识作出检验。(2) 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是指:第一,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一切认识。第二,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反复性。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2)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4)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或称能动性。
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的特殊性。
(1)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主动的、自觉的。(2)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而进行的。(3)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范围内,使各种矛盾不断地得到解决。
简述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简述群众观点的内容。
(1)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3)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4)向人民群众学习
的观点。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简述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2)货币的职能包括:①价值尺度。②流通手段。③支付手段。④贮藏手段。⑤世界货币。
试述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2) 价格以价值为基础,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3)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表现在:①自发
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②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3.简述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
(1)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具体办法概括起来有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2)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雇佣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还用提高劳动强度的方法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3)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的。
4.简述资本积累的后果。
(1)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2)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3)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5.简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现象、实质和根源。
(1)经济危机期间的主要现象是商品生产过剩;(2)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3)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试述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1)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2)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3)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4)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5)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试述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及实质。
在生产力方面,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之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快速发展,主要是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特别是科学技术自身 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在生产关系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在其自身范围内进行不断的调整。在上层建筑方面,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归根结底是经济基础发展变化所要求的。
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但其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没有改变资
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为什么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
(1)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这是以往不同私有制之间相互取代所发生的革命不可比拟的。(2) 无产阶级革命是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3)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4)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
如何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1)必须始终坚持而反对背离的错误倾向。(2)要善于同本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本国重大问题。(3)要紧跟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在不断总结新鲜经验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1)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2)是工人阶级先锋队。(3)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4)是为人民 群众谋利益的党。(5)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试述马克思主义政党坚强领导核心的体现。
(1)在社会主义革命中:①思想领导方面。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践相结合,用科学理论武装群众。②政治领导方面。制定正确 的战略、策略和行动步骤。③组织领导方面。做好自身建设,通过党组织动员和组织工人阶级和革命群众。(2)在社会主义建设
中:①思想领导方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②政治领导方面。起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领导核心的作用。③组织领导方面。通过各种组织形式,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上升到法律地位。
第七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简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实现的必要条件。
(1)人们完全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2)人们完全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3)人们完全摆脱了仅仅是谋 生手段的劳动束缚。(4)人们完全摆脱了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
简述“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内容。
(1)人类从自然界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成为自然界的主人;(2)人类从旧的社会关系束缚下解放出来,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人;
人类从剥削阶级的思想观念下解放出来,成为社会意识的主人。
简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1)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联系和统一。(2)一方面,远大理想是现阶段共同理想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远大理想的坚实基础。
以上就是青岛自考考试大纲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全部内容,关注本站,获取更多关于自考的备考资料,助力自考上岸。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