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02008692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自考网>教育新闻 > 正文
自考攻略

中央音乐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山东实践中心落户历城二中

时间:2021-09-18 16:06:36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导读】9月15日,共青团山东省委与中央音乐学院在北京签订合作协议。山东自考网小编对其内容进行了整理,一起来看看吧!

  9月15日,共青团山东省委与中央音乐学院在北京签订合作协议。团省委书记刘天东,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副院长于红梅,济南市副市长王桂英,共青团济南市委书记张熙,历城区教育和体育局局长、历城二中校长李新生等出席签约仪式。中央音乐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山东实践中心落户历城二中。

  仪式上,俞峰代表中央音乐学院对团省委和济南市政府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中央音乐学院育人理念、办学特色、前沿研究和近些年取得的教学成果。他表示,山东文化底蕴深厚,青年才俊辈出,济南是曲山艺海、海右名城,学院将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用好教学资源,不断加强与团省委、济南市的交流,围绕人才培养、课程研发、教师进修、阵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在济南市设立中央音乐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山东实践中心,支持历城二中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在全流程教学育人上取得新成果、新突破。

  此次签约仪式上,李新生向大家介绍了历城教育、历城二中发展概况,重点介绍了历城二中艺术教育的探索之路及取得的成绩,并做了表态,要珍惜机会,切实利用好各种资源和优势,进一步提升艺术教育品质,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加快推动优质教育均衡发展。

  中央音乐学院是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是全国艺术院校中唯一一所国家重点大学,代表了中国专业音乐教育水平,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此次中央音乐学院与共青团山东省委合作签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山东实践中心落户济南历城二中,必将带来更好的发展契机、更高的思想引领、平台空间以及人才资源。历城二中也将抢抓有利机遇,借助专家力量,盘活资源优势,加快推动教育高品质发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历城二中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为切入点,着力探索课程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的素质教育发展新模式,推动艺术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互融互促、融合发展:一是注重顶层设计。在建设新校区过程中,特别规划了艺术教育功能区,建有全国领先、设施一流的“闻韶楼”艺术馆,内设可容纳1500人的专业礼堂、50多个各类功能教室,馆外设置体现稼轩文化的辛弃疾雕塑等等,以优美的形象观感、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历城二中和唐冶新区的文化地标。二是搭建育人平台。充分发挥资源、师资等优势,成立学校艺术团,打造高水准、专业化平台,对有禀赋、有特长、有发展潜力的学生进行集中培养、集约提升,目前已形成舞蹈、合唱、器乐三大社团,受育学生400余人;同时,依托历城二中教育集团,对19所一体化成员校、16所紧密校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价值共创,探索幼小初高一体化贯通式培养路径,全面培育适应未来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反映济南历史文化特色的师生原创作品《梦荷》获“泰山文艺奖”,反映稼轩文化的原创作品《稼轩情怀》获泉城文艺奖,原创作品《秀发》获山东省中小学生校园艺术节舞蹈器乐展示一等奖,国乐团作品《飞春》获山东省中小学生校园艺术节器乐舞蹈展示一等奖,其他还有多项作品获省、市一等奖,广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得到新提升,家国情怀得到新彰显,“根”和“魂”的意识显著增强。三是注重高位引领。实施“把艺术家请进课堂”,聘请著名笛子演奏家曲祥、舞蹈家刘桂华等知名艺术家定期驻校、亲授指导,与学校教师共同研发实施艺术课程。常年组织“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国舞蹈家协会、甘肃歌舞剧院、山东歌舞剧院、吕剧院、京剧院等众多专业和民间团体纷纷走进二中,近百场演出让师生尽享艺术盛宴,用艺术浸润学生心灵,以美育涵养精彩人生。“请进来”,还要“走出去”,三年来,学校每年都要组织教师走进四川大凉山支教,将艺术的光和热传递给更多学子。

  以上就是中央音乐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山东实践中心落户历城二中的全部内容,2021年10月山东自考为2021年10月16日至17日,已经报考的考生要做好复习备考。如果您还想查看更多有关山东自考的内容,如政策动态 、复习备考、报考指南、学习方法等,可以关注山东自考网。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10月21-26日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联系
微信
学习群
微信
学习群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